第六十五章
到了汤泉行宫的时候,已经是入夜时分了。
马车沿着密林掩映下石板铺设的驿道行驶,杨诗瑶迫不及待打开车帘,看到前面一片精致的庭院,就是汤泉宫了。
她从前来过一次,但因为是白天,又是随着太后,因而并不知晓若非有穿着明光铠甲的禁军侍卫值守,根本看不出这深林掩映下的一片别致庭院,会是皇家行宫。
赵氏开国,喜欢恬淡自足的简约之美,不惜奢靡,却崇尚林泉高致中的精巧境界。
汤泉宫围墙内,殿舍均温泉展开,以陶管衔接,是一处又一处的院落,各有风雅的名字和千秋风雅,围绕移步异景,有椒园、松园、芙蓉园、翠柏园等十几个布设有汤泉池的庭院,庭院之间用汉白玉铺就的小路链接。
庭院中奇花异草,参差错落,可以说是汤井殊名,殿阁异制,但园林之美,殆非人境,特别是冬日落雪时分,各个院落的汤泉水气氤氲,白雾笼罩,让整个汤泉宫如同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看上去质朴的庭院,实则奢靡得十分朴拙和内敛。比如汉白玉铺就小路,这在寻常高门世家的庭院是僭越的规制,也太过浪费了。
其他园子倒还算了,单独是太子赵桓征下榻的庭院,在汤泉宫正中的位置,叫做恩泽园,室内和室外均有泉池,泉池全用岫山玉修建,室内紫檀家私,镶金嵌玉,各种摆设无不是价值连城,可谓是奢靡至极。
因而就连杨诗瑶这样见过世面的高门贵女,也对汤泉宫心生向往,更何况在冬日里泡天然的温泉,那种舒适惬意,又有几个人能拒绝?
行宫的正门,寻常臣子不得使用,徐宗源的车夫把马车停到了汤泉宫的侧门,正好靠近他自己的自留地上池苑。
徐宗源跃下马车,对杨诗瑶道:我先进去,你等一会儿。
等了小半个时辰,徐宗源才回来,递给杨诗瑶一套自己的衣衫,让她在车厢内换上。在汤泉宫,有他从前命丞相府送来的几套衣裳。他没有赵桓征身量那么高,自己的直裰,勉勉强强能让杨诗瑶穿,还不至于太不合体。
杨诗瑶拿过来才发现这是徐宗源自己的衣服,当下脸就羞红了。
徐宗源在外头像是知道她在害臊,却还催促她:“快些换上,我已经命人放水了。”
车厢里还是很安静,徐宗源忍不住觉得好笑,分明是快要大婚出嫁的人了,却还是小女孩心性。
于是徐宗源缓和了语气,隔着车帘凑上去道:“你换了衣服,旁人才会以为你是我随行的小厮。”
这时候车厢内,才窸窸窣窣传来了换衣服的声音。
然后车帘打开,杨诗瑶的表情有点胆怯,但还是眉眼弯弯地看向了汤泉宫的侧门,明亮的灯笼悬挂在屋檐,即便入夜时分,皇后和太子都没有来下榻,汤泉宫也时刻迎接着,灯火通明如同白昼。
杨诗瑶有些迫不及待,对徐宗源道:“承志,上池苑是太子殿下专门送给你享用的吗?汤池,是在室内还是在院子里呢?”
徐宗源笑而不语,只是在前头走着,杨诗瑶低头跟上,幞头里罩住了她的珠钗和云鬓,因为个子矮小,在徐宗源身后亦步亦趋看起来诚然是一个小厮。
从侧门通往上池苑的小道两侧每隔几步就有一盏石灯,柔和的光晕下,杨诗瑶低头走路,看到足下绣鞋,似乎明白了何为步步生莲。
她抬头看向两侧,即便奇花异草在冬日还是有些肃杀和萧条,但是汤泉宫温热的水气足以让人觉得这就是神仙才会居住的地方。
她很欣喜,徐宗源能带她来这里,享受自己最喜欢的温泉。
她又忽然想到,自己这种欣喜似乎有些不合逻辑。这里是太子殿下喜爱的行宫,而她再过几个月就是太子的正妃了,那么这行宫自己原本不该如此偷偷摸摸进来的。
然而她看向前面徐宗源笔挺的背影,还是觉得心生温暖。
在她没有出世之前,亲生父亲就死于与月羯的领土争端中,随后生母在生下她以后,不堪失去爱人的痛苦,也殉情了。她家本不是京师高门,父亲能在大将军麾下有一席之全是因为军功。
大将军为了表彰他父亲作战勇猛,在全军上下彰显自己善待英烈的决心,就将杨诗瑶收养为义女,还给太子做了女伴读。
在外人看来,这样的命运转折称得上幸运。否则以她本来的出身,无论如何在今天不可能成为太子正妃的人选。
京师人人道杨诗瑶好命,在贵女圈也被嫉妒红了眼睛,恨她既无惊世之才,也没有沉鱼落雁的美貌,只靠着认了个好爹,就越过了他们以后要做皇后。
这些非议,她从前并没有体会过,盖因为她在京师贵女圈里有此名号,却也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
如今飞上枝头,反而无数流言蜚语落入耳中。
这一切,她都只能默默承受。
大将军疼爱她,却爱不到视若珍宝的程度。毕竟,她又不是亲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