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道太华有一座主峰,十二座副峰,其中最出名的是“春之微雨,夏之云梦,秋之霜华,冬之沧海”。
春天微雨峰上,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夏天云梦峰上,荷花开了,迎风挺立,灿烂若朝霞。
秋天霜华峰上,枫叶似火,层林尽染。
冬天沧海峰上,有皑皑的白雪,还有汩汩的温泉。
各有特色。
但谈起小虚峰,别说外面人不知道,就算是太华弟子,没去过的也只知道那是一个炼药的山峰。
去过的人最多的印象,也就是石头千奇百状,嶙峋可怖。
李良玉也大概是这种印象。
她先是知道小虚山,险峻陡峭,一座山峰仅平白分裂成四指山峰,分别为食指山、中指山,无名指山和小拇指山。
除去小拇指山,有洪朔峰主修炼的灵魂洞之外,其他的三座山,都有各种灵植覆盖,只是地形崎岖,平时去的人不多罢了。但也有守山人。
跟着昌叔,拿一把镰刀,背一个篓子,篓子里装上小铲子,绳子等一类辅助用具,就可以上山了。
“小虚峰今年新招杂役,就是想让他来守山的,不过因为你年纪还小,这个差事暂时落不到你头上。但你既然来了,也要知道这上山的路以后该怎么走。”
昌叔边走着,边用镰刀割去附近的杂草,清出一条小路来。
整一个纯阳山脉灵气茂盛,极其适合植物生长,在外面需要长一两年才成型的药材,在这里只需要长个把月就足够了。
更何况是杂草,这类本身生命力就很顽强的植物。
这不,小半个月没来,荒草便已爬满了整一座通行的山坡,将前进的路也给挡住了。
李良玉听话地跟在他身后,有样学样地割草。昌叔却叫她不必如此做。一是她力气小割得慢,二是她初次来山上,应该多认路,并且小心脚下,别摔破磕破了。
“好。”
在山里看山,和在远处看山,实在是两幅场景。
在山外时,看到山的高度宽度,就以为自己对这座山,有了大概的了解和认识。
真正置身其中的时候,才发现山的高大和广袤,怎么看也看不尽。
而且是从一个平坦的世界,一下子跨越到了一个垂直的地区:
——要往上爬,要么拿着一根粗细适中的木棒,插入土里,求稳借力。
要么尽可能沿着之字形走,以求慢慢度过这些坡度较大的地方。
大概爬了半个时辰,李良玉便开始气喘吁吁,腿脚也有些发麻了。
昌叔便依在一棵大樟树前等她。
“第一次有点不适应,爬多了你就习惯了。”他拧开水壶,让李良玉喝些水。
李良玉接过水壶喝水,又听他说。
“在你不熟悉地形的情况下,最好不要随便饮用这山里的溪水,这里面有些植物对人是无害的,但有一些花呀藤呀草呀,在水里长着,喝一口就可能要了我们的命。”
看来小虚峰真是一个危险的地方啊。
她不禁想到另外一个危险,“那这山上有老虎吗?”
这孩子气的问话,却让昌叔莞尔一笑,“小虚峰没有老虎,也没有野猪。但有一些别的动物,大部分都不会主动攻击人,只有一种幽暗蛇,在没光的地方要小心注意。”
听到这番解释,李良玉才完全放下心来。擦汗那一瞬间,有轻风吹过。仰首抬目,看见满山翠绿,多是婆娑的松树和细小的竹子摇摆,影影绰绰,煞是好看。
她忽然觉得自己很喜欢山里。
更远一点想到,自己也许生错了地方。她不喜欢波涛汹涌的海,就不应该长在海边。她喜欢沉静的山,也许很早之前就应该做一个山里人。
“我应该愿意做一个守山人。”她对昌叔说。
昌叔却揉了揉她的头,“等你年纪长大一些再说吧。”
两个人便继续爬山。
中午时分,他们找到了在中指山负责看山的看山人黑子,并且得到了他热情的招待。
他是一个健壮的小伙,通体黝黑,今年十八岁了,在中指山已经待了三年的时间,笑起来的时候,嘴角咧得格外大。
“这工作,要是换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肯定是做不了。
在介绍自己的工作时,黑子如是和李良玉说道。
因为他这三年的工作,就是拿着一根木棍,到处在山里面闲晃,看看有没有哪里误起了山火,或者灵植忽然长得异常茂盛,或者格外萎靡,都需要及时报告山下的人。
当然大部分时候,一切相安无事。
在这里的日子就显得十分无聊了。
没有人来,他就和山上的白头圆成了好朋友。
黑子演示给李良玉看,把食指和大拇指放在嘴里,吹出一个响亮的口哨。
不一会儿风动树晃。
动静再大一些,头上长着,白毛的猿猴便在叶草之间亮了相,像是一个五六岁的婴孩四处张望。
黑子再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青色的果子,扔出去它便接住了,动作快得难以想象。只是见黑子没有后续的动作,那白头猿就伸出长臂,抓着树枝树干,变换了几个位置,身形一下子隐去了。
“你以后要在山里工作的话,可以跟他们打好关系,如果有什么不对劲,他们也会提前告诉你,有时候他们非常尖锐地叫,可能就是示意你不要靠近危险。”
李良玉点点头,她虽然没有把握跟白头猿做好朋友,但是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