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殿下他为何那样 > 第8章 八

第8章 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姬檀倚在榻上一页页地看得兴味盎然,顾熹之这份心思实在不错,主动送上门来由他掌控。

心情大好之余,也开始提笔回复顾熹之的折子。

虽然只有寥寥几句话,甚至有时只有言简意赅的已阅两字,却足以让顾熹之喜不自胜了。

如此一番来回,顾熹之回复姬檀的折子就更丰富了,除却以上这些,还有自己亲手所做的芸笺,用金箔纸和植物纤维精雕细制成长条,轻薄又好看,夹在书信里也不占位置,连姬檀这样讲究的人瞧了都不由眼前一亮。

可见顾熹之其用心。

姬檀对于顾熹之的表现亦很满意,不论他的进步还是别出心裁。

日子在这样繁忙紧凑、偶尔还有一点小惊喜的状态下匆匆而过。

终于,姬檀抛出去的鱼饵有动静了。

又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密信传回,姬檀亟不可待打开,快速浏览完,旋即将信纸放回信封内。

小印子伫立一旁,从过分安静的氛围中判断不出情况好坏,少顷,但见姬檀唇角露出一抹微深笑意,他心知稳了。

从善如流地走上前去:“殿下,要奴婢召几位大臣过来相商么?”

姬檀点头,从容道:“去吧。”

小印子得令,一个箭步离开书房,叫上除自己以外的麻利太监,分别去请几位大人过来东宫。

姬檀则不疾不徐地整理这段时日一共传回的信笺,心里有了盘算。

影响种桑推行的官员除却自己人,其他几位皇子和朝中重臣势力俱有可能参与,甚至一起插手干涉了,姬檀查不出具体是谁在里面搅混水,导致百姓惶然而不敢种植桑苗,不过眼下这些都不重要了。

他放出了足够令这些人出洞的消息,结果也相当令人满意。

要知道,国库虽然没钱下拨,但涉及到的政策推行官员调动,其背后都代表着巨大的权利更迭,不但关乎自己的政途势力发展,整个家族兴旺,甚至还牵动着经济命脉。

现在的起步阶段暂时是没利润,但一旦桑苗种成,丝绸贸易顺利,中间的每一环节就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没有人会和权和利过不去。

这两样鱼饵足以让所有政治势力闻风而动,土崩瓦解。

因利维系的结盟最终也会因利散去,官场就是这样,没有牢不可破的关系,只有永恒的利益,姬檀直接将这些阴私全摆到台面上来。

他奉皇帝旨意行事,是为朝廷,为生民,谁也没有立场指摘置喙,但那些为了自己牟取私利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既不敢明目张胆地插手落下把柄,又唯恐别人先行于自己一步,故而几股势力都在互相警惕着、观望着,伺机而行。

一段时间内东南沿海郡县都会风平浪静,无人再胆大包天作祟。

这时候,就是姬檀出手的最佳时机。

之前顾熹之告诉他,桑苗种植也是讲究时节的,眼下春季都将过了,他们的进度刻不容缓。

小印子脚程很快,大臣更是知道举足轻重,没有丝毫耽搁即刻赶至东宫,紧急在书房召开了一场如何消解百姓惶恐落地种桑的集议。

原本的补救措施被地方官员打乱,已然是行不通了,他们需另想他法。

沉吟过后,一名司谏提出,不若直接在沿海郡县全力推行政策,总会有百姓愿意试种,以少数带动多数,渐渐地政策自然顺利推行下去。

姬檀却是直接否了。全面推广范围太过庞大,势必又会落个之前一样的结果,那他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就全白费了。

还是得逐个击破,姬檀打算从被淹的两县着手。

“这两县已经派了我们自己的县令过去,天时地利人和,都更便利。”话是这么说,姬檀心里却并不乐观。

“要不,直接一纸诏令,张贴公榜,百姓莫敢不从。待他们从中尝到了好处,自会主动兴起种桑热潮,届时一切难题自会迎刃而解。”另一名少詹事道。

姬檀更是摇头。

他们今日敢这么办,明日御史台的弹劾奏折就能压死他们,都不是好主意。

“切入点还是在百姓身上。”姬檀提醒道。

若是之前,官府发布政令兴许还有用处,但现在的百姓人心惶惶宛如惊弓之鸟,谁也不愿冒险,太难了。

更难的是,这些大臣站在为官者的角度或可提出百般策略,但要他们易地而处,站在百姓的位置思考,这就行不通了,接连被否后几位大臣皆是一筹莫展,无法真的感同身受,姬檀亦不能体会。

集议一时陷入了僵持,只有微不可闻的几许叹息声响。

顾熹之默默无言听了半晌,总算将太子殿下和大臣们的症结捋清楚,这个问题他倒是能解答一二,顾熹之好歹是乡野出身长大的,多少更了解些。

他的视线在几位大臣之间逡巡了一圈,旋即主动起身一揖提议道:“诸位大人,殿下,微臣有一看法,或许可行。”

几位大臣的目光落在年轻的探花郎身上,并不抱什么希望,也没有答他。

姬檀直接首肯了:“说。”

顾熹之便将自己的看法娓娓道来,遵照姬檀的想法,从百姓出发。

“被淹的两县良田受到影响,今年收成锐减,百姓定然想先把仅存的粮食囤积起来,再尽快耕种新的粮食以度灾年,不愿花时间去种不确定性太大的桑苗,说到底还是生存问题,如果我们能将其解决,是不是就可以落地种桑了。”

“接着说。”姬檀来了兴趣,向前倾身认真听他讲述。

顾熹之的看法总是这么令人惊喜。

“保障两县所有百姓的生计自然不现实,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有目标的进行挑选。”

“何意?如何挑选?”

这次急着询问的人不是姬檀了,而是左春坊下设的中允大人,对方从顾熹之的说辞中看到了明显希望,故插言问。

“这两县本就因为春汛洪涝冲击,粮食损毁过半,富庶些的人家尚可明哲保身,但穷苦的人家就未必了,为了家人,为了活下去生存,他们什么都做得出来,莫说种桑了,刀山火海也愿下。”

“我们就从这里面选,逐户攻克,互惠互赢,让当地的官员先悄摸进行。”

“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顾熹之问的是全场所有人,可他眸底倒映着的却只姬檀端坐高位一人的身影。

顾熹之也不确定这能不能行,只是将自己的方法提出,一试罢了。

众人虽然心动,但也不会贸贸然首肯,而是在心中快速权衡着各方利弊,最终的决策权还是握在姬檀手里。

“孤觉得,可行。只是,这件事不能大张旗鼓,底下的官员必须要找信得过的人来做,秘密进行,待木已成舟再看。除此之外,提供给这些百姓的粮食可以等他们种成桑苗收成时抵扣,他们要想获得更多富余,就多种桑。”

“还有其中所需的赀费问题……”

顾熹之不过提出方法,姬檀就已经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整个完善,方方面面都考量到位,余下的便是分派给各下属官员的任务了,姬檀知人善任,安排有条不紊,迅速定夺好了人选,下属官员自是如斯响应,无有不从。

这样镇定而又强大的统筹能力再次教顾熹之心折。

他只一瞬不瞬地望着姬檀。

最紧要的政事暂时解决了,姬檀从正色肃然的情绪中抽离出来,恢复成了一贯浅笑莞尔自若从容的模样。

“接下来的事就有劳诸位多费心了,盯紧一些,有任何状况随时向孤禀告。”姬檀一番话说的大臣心里舒坦,连忙保证这都是他们的分内之事,不敢懈怠,一定认真做好,办地漂亮。

姬檀微笑:“那便再好不过了。”

众位大臣再次折服,又是一番捧哏太子殿下。

不仅如此,连他看中的探花郎一并称赞,这次是心悦诚服的,顾熹之的才思当得,他们也乐意与之结交。

其中尤以府丞大人,也是皇后母家姬檀的表舅为最,他说:“殿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探花郎胸藏锦绣腹隐珠玑,颇有几分陛下当年杀伐决断的模样啊!”

话音未落,场面蓦地一静。

姬檀指尖攥紧了小几边角,视线艰难而又划过一抹微凉地瞥了过来。

“府丞大人说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