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手足无措,还是胡先公公稳住局势,喊了一声:“传太医。”随后示意永昼将穆丛峬抬到了内殿之中。
低下的大臣们早已察觉到今天的早朝不会风平浪静,甚至注意到了缺席的韩国公。他们猜测到帝王久病归来,今日必会有大动作,可他们没有料到穆丛峬会在朝堂上晕倒,也不知这位突然出现的暗卫究竟说了什么。
内殿中,太医院院判张舒跪在地上,太早已是花甲之年,头发斑白,替穆丛峬把脉的双手甚至在颤动。
按理说帝王病重应当由皇后主持大局,可如今中宫未立,后宫也是空虚。众人无法,只得请了太后出来主持局面。
当今太后并不是圣上亲母,是先帝的皇后,可惜却不得宠爱,只是她在陛下年少时关照过他们母子二人。今上登基后尊她为太后,为了避嫌,她久居寿康宫,日夜礼佛,从不过问宫中的事物。
可如今到了这样的时刻,她也只得从佛堂中走出。她一身青色的长袍,头发只用一根木簪别住,虽未佩戴任何首饰凤冠,可她周身的威严半点不少。
或许是她自幼出身高门贵族,养成了极为稳重的性子,又或是这些年身居高位,不怒自威。总之她的出面震慑了一些有小心思的朝臣,她名叫上官婧,其父亲乃是先帝太傅,虽早已,可朝中如今依旧有不少朝臣是他的门生旧故。
此前多有传言说太后与陛下这对天家母子不睦,可如今瞧着太后这副担忧的样子倒不像假的,传言不实啊。
“张院判,陛下的身体如何了,什么时候能醒?”上官婧瞧张舒把完了脉便出口询问。
张舒能在宫中熬这么多年自然懂得明哲保身的一套,可这一招对上官婧来说并不管用,对方能在尔虞我诈的后宫中生存这么多年,自然能轻易看出他的回避。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颤颤巍巍地开口:“回太后娘娘,陛下龙体并无大碍,只是一时之间气急攻心这才晕了过去,若是不出意外的话,休养半日便能醒来。”
“好端端地陛下怎么会气急攻心,今日朝堂上发生了何事。”此话自然是对胡先公公说的。
“回太后娘娘,今日早朝还未开始,只是影龙卫的大人突然出现,不知对陛下说了什么,他便昏了过去,剩下的奴才就不知道了啊。”胡先此话极具心机,先是暗中提醒太后此事于影龙卫有关,暗示她不能轻易打探,同时又撇清了自己的关系。
果真如他所料,上官婧听完以后说道:“既是于影龙卫有关,那哀家也不便打听。只是你时常伺候在陛下身边,也劝陛下养好身子才是。陛下突然晕倒,想必也有你平日里伺候不周的原因。若有下次,就算陛下不怪罪你,哀家也不会轻饶了你。”
她能听懂胡先话语中的劝诫与警告,虽说她确实不宜过问影龙卫之事,可这并不代表一个奴才能在她头上作威作福。但是她与穆丛峬之间关系尴尬,这些年来一直相安无事,可若是她今日出手惩戒了胡先,那便是越俎代庖,反倒容易让二人生了间隙。因此,她只是出口敲打一番。
胡先自然明白其中的深意,恭敬道:“太后娘娘教训地是,奴才日后一定更加尽心地照顾陛下。”给足了上官婧面子。
上官婧自然不会跟一个奴才生气,她从穆丛峬的床边起身,对胡先吩咐道:“这里有张太医和哀家就够了,胡公公让殿外的大臣都回去吧。”
胡先躬身行了一礼,正欲起身离去,龙床上的穆丛峬却是突然惊醒,径直坐了起来。胡先这下也顾不得去外面通知大臣了,他快步走到穆丛峬身前。
穆丛峬呆呆地坐在那里,眼神空洞,也听不见周围的动静。
他与少年携手在河畔踏青,少年站在河岸边的柳树下,微风吹起柳枝,也吹乱了少年的发丝。
他走上前去,伸手替少年整理头发,对方也伸出手反握住他的手,二人就这样双手紧握,不知疲倦地在河岸边来回踱步。
直到天色逐渐昏暗,少年向他告别,他亲眼瞧着少年的身影离自己越来越远。
突然,少年转过身来看他,只见对方伸手摘下自己的面具,朝他温柔一笑。因着距离太远,他并没有瞧见少年的容貌。可是这并没有关系,无论面具之下是一张怎样的脸,他都会如从前那般深爱着对方。
当他快步朝少年的方向跑去之时,突然有一道天雷落下,当他赶到之时,地上只有那枚面具,少年的身体在雷霆之下化为齑粉。
那名会对他笑的少年从此消失了,只剩下他一个人手拿少年时刻佩戴的面具,孤独地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