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马上她就笑不出来了,因为许梨的野菜卖得太快了!
许梨声音俏皮、清甜,她大大方方地吆喝“土生土长的野菜咧,腊肉炒竹笋、野韭菜摊鸡蛋、酸辣蕨菜,保您多吃两碗饭!买菜送忍冬,好看还好喝,清热去火......”
平日里咋咋呼呼的沈氏傻眼了。
柏哥儿媳妇这张小嘴也忒会说了些!
许梨的野菜一小捆刚好是一顿的量,看着清爽干净,上面还挂着小水珠,一捆一文钱,也不算贵,镇上的普通人家也舍得花一文钱尝口鲜。
于是乎,她的野韭菜跟蕨菜都变得极为抢手。
人家过来买完野韭菜、蕨菜,许梨还贴心地跟别人介绍怎么做好吃,末了还不忘帮梅氏妯娌做推销“阿姐,不买把竹笋吗?炖鸡汤、炖排骨鲜掉眉毛,跟酸菜同炒脆嫩爽口,下饭得很哟.......”
“听你一说,我都要流口水了,那成,再给我称些竹笋。”
甚至有人还因此买了旁边摊子的猪排骨,卖肉郎喜得眉开眼笑。
不远处卖野菜的摊主撇撇嘴:那小妇人的菜也没多好啊,不就是嘴儿甜些会卖笑吗?算啥子本事!
快到晌午时,三人的野菜都卖得差不多了,卖肉郎忍不住问“明儿个还来不,我给你们留位置?”
几人相视一笑,沈氏将最后一点挑剩下的竹笋送给他“说不准,如果还来就来此处寻你。”
卖肉郎连声应好。
沈氏兴奋不已,她们之前卖菜哪次卖完过?“梨娘,今儿真是沾了你的光,没想到你这么能说会道,不做买卖可惜了!”
梅氏话少但人很实在,直接拿出几文钱买了肉包子三人分食。
路过一家卖干货调味料的,许梨花二十多文买了醋、酱、花椒、桂皮、生姜等,就只剩几个铜板了。
但她心底极满足。
才穿到大柳树村的时候,她每天挖野菜、捡柴禾、采草药的钱都只够勉强不饿死,那个时候活着就用尽了所有力气。
现在虽然也捉襟见肘,但好歹有余力追求更有滋味的生活了,这就是普通人对生活的一点盼头罢。
见几人提着空篓子出城,正啃饼子的有财叔难以置信“镇上人这么稀罕吃野菜?还是没见过花儿?我还以为你们怎么都要卖到晌午饭过了呢。”
沈氏看许梨一眼“可不是嘛,我们也没想到哩!”
有财叔有些眼热,要不让老婆子也摘点野菜跟花花草草,他带去镇上卖?每趟哪怕卖个十几二十文也不赖,比赶车还划算。
“阿姐,阿姐,你们回来啦?”阿宁赤脚只着一件里衫,手上提着湿漉漉的外裳,外裳里鼓囊囊的,还没等许梨训斥他,早一溜烟跑进院子大叫“嘎嘎嘎,有好吃的呢!”
许梨一进院子,就闻见一股极浓的腥味。
看清阿宁正在砸的东西,她笑了,这不是河蚬吗?
“你打哪儿弄来这东西的?”河蚬对水质要求极高,她只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在外婆家的小溪里见过。
阿宁喂鸭子喂得正高兴“河沟里呀,可多了,随手一捞就是一大把!二狗带我去的,他说鸭子最爱吃这东西”
“阿宁,你去二狗家要一把小葱,晚上阿姐做好吃的!”
许梨选了一大盘个头饱满的河蚬,在冷水中加盐跟油浸泡后,使劲簸了一百多下,估摸着蚬子里的沙清得差不过了,加了生姜焯水,沥干后留了一部分,锅里烧猪油加入生姜、大蒜、辣子爆香,再加入才买的酱,倒入蚬子快速翻炒,起锅时放入碧绿的葱段儿。
家里没白糖跟烧酒,要是放了更美味。
剩下的河蚬剥壳,加入切成碎末的野韭菜、蛋液、盐搅散,放锅里摊成饼,金黄的饼子中点缀着碧绿的韭菜、浅黄色的蚬肉,一口下去,满口鲜香!
阿宁才开始不敢吃,最后吃得直舔手指头。
许梨想,要是多放一个鸡蛋肯定更好吃,但她舍不得呀。
正吃得香,二狗子端着一碗糙米粥过来了,看见桌上的炒河蚬他惊呼“这腥臭玩意还能吃?”
阿宁吃得正香没空理他,许梨递了一块河蚬饼给他“尝尝看。”
二狗将信将疑地咬了一小口,眼睛都亮了“婶婶,我要不认你做干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