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意!你果然在这里。”柳云关突然从屋檐上飞下,满脸激动。
“柳大哥,你能不能不要突然出现呀?”唐一意胆子小,这漆黑的夜本就够她心慌了,从天而降的柳云关更是吓了她一大跳。
“无期,夜深了,快回屋歇息。”方姑四处找寻李无期,此时也出现在了门前。
人齐了。
看到方姑的出现,柳云关面露喜色,道:“你来得正好。”
方姑一头雾水,问道:“你是何人?”
“无度门柳云关。”
方姑常听茶楼中的说书先生提起无度门的名头,更是久仰柳云关大名,也不再多言,躬身向柳云关作了个揖以示尊敬。
柳云关摆摆手,直接说正事:“那县令有问题。”
闻此一言方姑神色一顿,立即将二人邀入府中,确认四周无人之后将大门合了起来。
“方才我一路跟随那县令,在窗外窥见他小心翼翼地端着一枚夜明珠细细擦拭。他可曾在府上购置过夜明珠?”
方姑思索了一番,摇了摇头。
“那八成便是李颂玉二人的诡计了。”
县令好大的胆子,竟接受贿赂,与李颂玉兄弟勾结在一起欺压纯良百姓。
“眼下该如何是好?”方姑只是一个新失了丈夫的寡妇,无人可依靠。
“阿意,你留在府上随时应变情况,我连夜赶往太守处将情况通报。”
“柳大哥,你又要走吗?”外面如此黑暗。
“是。”
“当心点儿。”
柳云关微微颔首。
他身轻如燕,双脚一点便飞上了屋檐,旋即又消失在夜色中。
方姑与唐一意一夜未眠,静待天明的到来。
李颂玉兄弟对家产一事万分上心,县令说是要方姑第二日主动归案,他们一早便迫不及待地找上了门。
“方姑,还不走吗?”李颂玉露出意味深长的笑。
“为何要走?”
李府的小厮和侍女全副武装,手中握着昨夜搜罗来的棍子随时准备动手赶人。
李颂玉看这架势虽说心中还是有几分胆怯,但想起李家的家产即将落入自己囊中,胆子又壮了几分,双眼盯着侍女和小厮,口中说道:“你忘了,你与外人通奸妄图转移家产,现在这李府是我们的了。”
“笑话,就凭那从书房偷出去的信,也想污蔑我?”
“那又如何,县令既信了,那通奸一事便是事实。”
“何人说是事实?”极具威严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恰在此时,柳云关与穿着官服且头戴乌纱帽的太守来了。
“你说的可是县令?”太守笑着问道,语气却很阴森。
“是……”
“可是那个收了二位夜明珠的县令?”
李颂玉二人面面相觑,露出了慌张的神色。
“贿赂是一罪,辱人声誉亦是一罪,抢占家产又是一罪,二位想先从何处定罪?”
见两人颤抖得说不成一句话,太守也没再啰嗦,果断挥手让身后的卫兵将李颂玉二人押走。
“柳门主,多谢报信,本官此番必严厉整肃明月郡官风,不让百姓受无妄之灾。”
“无妨,应尽之责罢了。”
在太守的公正裁断之下,县令、李颂玉与李颂立各自受到了应有的惩戒,无人再敢轻易提起李家家产一事,而李府经历风雨变动,也终于在方姑的主持下回到了正轨,一直到今日。
“这样说来,那方姑还称得上是一位‘铁娘子’。”柳云关静静听完唐一意的回忆,半响才做出这番评价来。
“若我意会得当,柳大哥此言可是在称赞方姑为人刚直不屈?”
“是这个意思。”柳云关轻拍着额头,书到用时方恨少,“铁娘子”用在这个语境中似乎不太恰当,但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形容了。
唐一意点点头,算是又学到了一个新词儿——铁娘子。
“不过我当时真有那么英勇神武?竟然能让方姑追着把夜明珠送到无度门去?”
“那还真是,”唐一意抖抖衣裳上因坐在地上而勾到的枯枝,站了起来,接着说道:“毕竟你在李府最孤立无援之时出现了,还‘事了拂衣去’,和说书者故事中的形象完美重合,她崇敬你也是应当的。”
柳云关叹了口气,道:“过去这般英勇神武,倒反衬得今天的我像是一个废人了。”
方才唐一意说七年前这具身体是能身轻如燕,在屋顶上飞蹿的,如今倒好,武功全废帮不上忙也就罢了,还总拖后腿。
“无妨,待我们集齐所需草药,你一定会重拾一切的。”唐一意语气坚定。
“嗯。”柳云关勉强地笑了笑。
眼下方姑对他们是提防万分,这血色莲子不知道还能不能拿到手。
“柳大哥,要不我们去偷血色莲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