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节照上次的路线出发,和小厮押一车蜀锦上路,快到苗寨时赵节抱着几匹蜀锦一个人下车,嘱托伙计到下一个驿站等自己。赵节熟门熟路地找上村长家,是阿芸开的门:“你阿爹呢?”阿芸嘴角抽了一下,“阿爹已经去世了。”
“对不起,我不知道”,赵节抱着几匹布还站在门外,“不怪你,你道什么歉”,其实这事儿和赵节脱不了关系,送走赵节那日阿芸和她爹吵了一架,老汉晚上找村子里的人喝酒解闷,夜里回家不小心溺水死了。第二天捞上来,身体肿得厉害,眼睛还没闭上,阿芸心里想着爹还怪自己呢,话也越来越少了,没人知道他们吵了些什么,没人知道是因为赵节,凡是有人来问的阿芸一律不答。
“谁啊?”说话人是阿芸娘,阿芸娘看着老了不少,从前是黑丝里面挑白丝,现在是白发里面挑黑的,看见是赵节,阿芸娘笑开了,“快进来。”
“这是几匹布,难为村长和您收留了我和朋友,今日就是来跟你们道谢的。”赵节茶没喝一口,“大娘我不喝了,着急赶路,下次有空再来看你们。”
赵节走出寨子,走到天麻黑终于走到直道上,听见后面细细簌簌的动静,赵节起初没觉什么,山里林间的总有风声,这次却觉得不对劲,是人叫声。赵节警惕着拿起树棍靠近声音来源,“谁?谁?”没人说话,就在赵节以为没人要走时传来一个小小的声音,“是我”。这声音赵节熟悉,正是阿芸。
“你怎么在这儿?”赵节拉起阿芸,阿芸扶着脚,“我想跟着你,现在脚也伤了,你不能不管我。”
赵节蹲下身,“上来吧。”阿芸贪恋赵节的温度,紧紧搂着赵节的脖子。“咳咳,轻点,你总不想没到驿站就先把我勒死吧。”
阿芸不好意思地笑笑,手松了把在赵节的肩上,“驿站是什么?”阿芸没出过门,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这样赵节就更不能放任阿芸不管。
“就是给赶路的人休息的地方。”“哦”
“那赶路的人都是什么人啊?”“官兵、商人、跑脚的、出游的,什么人都有。”“哦”
“外面真好。”赵节不说话了。
回到驿站,伙计看见老板身上背着一个人神色一时有些复杂,尤其这女子还十分貌美,赵节看出了伙计的打量,”这是去年过路收留我那户人家的女儿,家里亲人去世了,想跟着我去金陵看看。”赵节解释完,伙计一副演出来的表情: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我不信有这么单纯的事。
阿芸一路上跟着赵节坐马车、住店、逛街,玩了一路,连新年都是一起度过的。眼看着入了夏,已经进入金陵地界,赵节打发伙计回去,又害怕伙计乱说话,给了伙计十两银子,伙计点头如捣蒜,“老爷放心,我一定不乱说。”
这话被阿芸听到了,“乱说什么?”赵节不想瞒着阿芸,“我有妻儿,女儿已经四岁了,我不想瞒你,你这么好,入了京我一定给你找一户好人家。”
“可我喜欢的是你。”阿芸本以为两人欢欢喜喜过了这些天,赵节心里已经认可她了,没想到赵节不但有了妻儿,还不想要她。
“你还年轻,长得也好,肯定能遇上比我好的人。”
阿芸气不过,“为了你,我爹都被我害死了,那天送你走,我跟我阿爹说我喜欢你,阿爹不同意,我们大吵了一架,阿爹这才去找人喝酒才会溺水,阿爹水性不差,要不是喝醉了根本不会出事。”
“原来是这样”,赵节不知道怎么接受这个事实,虽然不是自己推人入谁,可这件事和自己有直接关系。“要不我以命抵命,我认你当我的妹妹,从此以后我和你嫂子一定好好照顾你。”
阿芸根本顾不上赵节说什么,“都怪你,都怪你,你明明也喜欢我,为什么不能娶我?”
“我从前答应过曼娘只爱她一个,我不能……”赵节后面的话被咽下去,原来不是自己不想娶,而是不能娶,糟糠之妻的陪伴让他立了誓,可他却克服不了自己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