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初到大秦,李卉还没通达到要替原身找出路的地步来。
显而易见,她自己的处境反而更糟。
如果把真话说了,被大义灭亲反而倒还好,说不定自己死了也就回去了;可若说了真话却反而被原身一家认为自己醒而复疯,自己又回不去,岂不是进退两难?
一番思量后,她决定试着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卉娘”,还能怎么办,只能先苟着。
在床上又躺到了下午,眼看着日薄西山,她便想挣扎着起床。
前世她对中医很感兴趣,医书里便常提到,“久坐伤气”,那么同理,久躺也是。
为了不让自己喝了的鸡汤吃了的鸡腿肉报废,李卉决定到院子里去,找点事做。
院门口恰好一阵风,倒是把厨房里的柴火香味送了过来。
“我去看看,能不能帮上点什么忙。”
李卉的肚子早就咕咕叫了,她想自己吃了那么大一碗鸡肉,光是躺着这么快就饿了,那么还在忙碌的爹娘和兄嫂呢?
院落不大,李卉几步便到了。
正低头往锅里放豆苗的阿嫂见门口来了个人影,还以为是阿娘:
“阿娘,这里有我就好啦,您织布也累,去歇会儿吧,饭好了我喊您。”
李卉见她手脚麻利,再想到自己吃过的那碗鸡肉,便知阿嫂厨艺不错。
现在一听她这样说话,又觉得她心地也善良,她喜欢这个阿嫂。
“不是阿娘,是我,卉娘。”
这还是李卉第一次用先秦时期的称呼来自称。别说,心中还真有股奇妙的感觉。
“啊?卉娘啊,你怎么起来啦?再多躺会吧,你身子弱,往后可更要注意些呀。”
阿嫂忙中叮嘱,在李卉听来有些絮叨,更多的还是温暖。
她忙问有什么需要她帮忙的,可阿嫂怎么都不肯她动手,这倒让李卉出乎意料。
可李卉来都来了,再说家中并不见大哥和阿爹,就知道他们出门打猎还没回来。
于是她便从柴门背后拿了一把扫帚就往院子里跑,力所能及,扫地还是可以的。
可她“刷刷刷”扫了没几下,阿嫂又出来赶她:
“二月的风还裹着寒呢,可要仔细你的身子骨,到时候可不是几碗鸡汤和几副汤药就能成的。”
说着还要来抢李卉手里的扫帚,几番拉扯之间,连阿娘都从隔壁房里探出头来:
“你俩在干嘛?又吵起来啦?都多大人了,阿卉啊,你多少要懂事一点嘛。”
嗯?难不成原身总是和阿嫂吵架拌嘴?
李卉看了一眼面露尴尬的阿嫂,心中也不好意思起来。
不过这回,阿嫂却答得快:
“阿娘,没事的,是卉妹一定要抢着干活,我不让,这才打扰到您。”
“啊?原来是这样”,阿娘便调转了头,对着李卉道,“勤快点是好事。”
“你就让她做点事嘛”,这句话是对阿嫂说的,“总比她之前不想做事要好得多。”
可阿嫂把这句话还是只听进去了一半,不由分说地就要把李卉拽进去。
“厨房里暖和点儿”,阿嫂看了她一眼,也不跟她犟了,“这样,你帮我把这些豆苗择一下,一会儿煮羹吃。”
李卉道了一声好,又听阿嫂说要仔细一点,做饭的时候最好是把头发挽着点,不然头发丝掉进去,不太好。
“好。”李卉想起自己前世也是个兼职的美食博主,对阿嫂的这点提醒倒是觉得很中肯。见阿嫂说完这句话又小心翼翼地看了她一眼,就有些难为情地补充:“卉娘莫见怪哈,阿嫂也是无心的。”
李卉大度地笑笑,说无妨,阿嫂提醒得对。“做吃食就是要干净一些才好。”
“对嘛!”阿嫂一边拿木勺在锅里搅拌,一边颇为意外又十分感慨地说:“卉娘,你这回醒转过来,真的跟从前不一样了,真好。”
李卉手边理着豆苗,见锅里水开了,就不顾蒸腾烫手的热气,直接往里一倒,她也没继续追问。倒是在心里盘算起从前原身为什么爱和阿嫂犟,应该就是阿嫂唠叨了点,什么事都爱管一点,嘴碎了一点而已;原身又不爱动弹,不爱做事,所以就觉得烦了点。
而这些在李卉看来,倒都不是什么致命的缺点。
不多时,阿爹和大哥也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