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卫雎坐在了母亲的左下方,而齐沂就坐在她的对面。
一年未见,齐沂的身躯更加宽厚了些,五官也更加成熟分明,唯一不变的是身上那股谦和气度。
他穿着一身湖蓝色直裰,银冠束发,面容俊朗,仪表堂堂,眼里含着淡淡的笑意,一举一动间有礼有节,让人觉得十分稳重踏实。
卫母出声道:“齐公子这几年在书院的学业如何?”
“尚可,偶尔能得到夫子的夸奖。”齐沂温声应答。
卫母赞赏道:“那应当算是不错了。”
“夫人过誉了。”齐沂谦声道。
卫母见状,更加满意了,“齐公子将来打算留京任官还是下乡县历练?”
“不出意外的话,应当是随父一同留京。”齐沂思索了一下,才慎重回答。
卫母认可道:“这样挺好的。”将来他能留京,她的女儿若是嫁给了他,就无需背井离乡。她也能就近看顾关护,不必担忧挂心。
跟齐沂又聊了几句之后,卫母便借口有事离开了,将地方让给他们小年轻。
齐老太爷是左谏议大夫,而齐沂他爹是吏部郎中,与他们家门当户对,青梅竹马,卫母并不希望女儿嫁一个多么大富大贵或者手握重权的人家,大家族规矩多,利益纷杂,她只希望女儿能找个合适的郎君,过自己的安生小日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对于齐沂,她是满意且放心的,毕竟从小看着长大的,知道他的为人品性。他是目前在这上京城之中,卫母最为满意的女婿人选。
卫母一走,只留下卫雎和齐沂四目相对。
齐沂率先开口打破平静,“婼婼,这一年来你过得如何?”
“我挺好的。”卫雎道:“齐哥哥,你呢?”
齐沂含笑道:“我也挺好的。”
随后他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润了润嗓子,颇有些正式道:“婼婼,我已学成归来,今年六月便会随父入朝为官。”他停顿了一下,直视卫雎,目光恳切,“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求娶你。”
卫雎的指尖摩挲着腕上的碧玉镯,嗫嚅道:“……我还未准备好,还不想嫁人……”
闻言,齐沂笑了笑,“好罢,我们不必着急,婼婼,我等你心甘情愿的那一天。”
卫雎抬头看着他,“我对你并无……”。
齐沂却像是知道她要说什么,拿出一个钿盒递给她面前,抢先截断她的话,“婼婼,这是我带回来的礼物,你看一下。”
卫雎想说,我对你并无男女之情。但却被他打断了。
她看着这份赠礼,不想收下。
齐沂见她神情抗拒,道:“无论如何,我都算是你兄长不是吗?婼婼。”
齐沂都这样说了,卫雎只能收下。
齐沂继续起话头和她聊天道:“我不在的这一年,上京城有发生什么变化吗?”
有什么变化卫雎倒是不知道,她只知道哪里发生了什么奇人趣事,见齐沂不再谈论婚嫁之事,她松了一口气,将那些所见所闻描述给他听。
齐沂含笑静听她的讲述。
过去几年他一直在外游学,婼婼与他变得生疏没有以往那般密切了也是正常。但无论如何,他们还有十几年情谊的根基在,这不是说想摧毁就能摧毁的。
她对他虽然没有爱慕之情,但情意是可以慢慢培养,他有信心,而且他们还有很多时间,不必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