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不太一样
春节期间,徐爸徐妈将老家的徐奶奶接到海市一块儿过年。
徐奶奶今年七十有二,头发花白,身形矫健,走起路来脚下生风,没有半点老态。
打从记事起,徐行之的印象里便一直是和奶奶生活的。
奶奶也是最疼他的。
学期结束后,徐爸告诉他奶奶要来海市的消息,徐行之比任何人都激动。
在海市生活的这半年里,徐行之的内心一直有种不敢与人说的愧疚。
起初,对于徐爸徐妈未经过他允许擅自将学籍换到海市,他是十分不认同的。
自己走了,奶奶一个人在老家怎么办呢?
于是,徐行之想到了绝食的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不满。
并以此来要求父母“收回成命”。
可才一天不到的工夫,来劝解他的人由徐爸徐妈换成了奶奶。
奶奶准备了一桌的饭菜,都是徐行之最爱吃的。
房门被人敲响,奶奶叫他:“嘟嘟,饿一天了吧!就算不开心也不能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
徐行之听到那个声音,两行眼泪落了下来——面对心疼自己的奶奶,他还是选择了妥协。
翌日清晨,天灰蒙蒙的,徐爸和徐行之赶早来到火车站。
人头攒动的候车室里,徐奶奶提着大包小裹的行李,跟随乘务员从里头走出来。
祖孙俩一碰面,徐行之眼眶都红了。
“妈,我来吧。”徐爸上前接过行李,和母亲问好。
回程的路上,,徐爸负责开车,徐行之陪着奶奶坐在后排。
“奶奶,这趟来你多住几天……缺什么少什么,我带你去市区买,顺便到处逛逛。”看着奶奶花白的头发,徐行之的心里不是滋味。
徐奶奶长得很慈祥,笑的时候两只眼睛迷起来:“我一个老太婆能缺什么!倒是你,又瘦了!”
她知道徐行之的臭毛病,打小不爱吃早饭,懒觉睡到大中午,饿着肚子随便吃点就应付过去。
初中那几年徐行之在县里读书,成天饥一顿饱一顿的,一个学期下来总有那么两三回犯毛病。
第一次听到大孙子在学校出事,徐奶奶二话不说,急冲冲地乘坐公交赶到县里。
得知孩子是在早操跑步时晕厥过去的,徐奶奶气不过,还跟教务处的老师大吵了一架。
事情过后,她私心里总觉得孙子这毛病是被自己惯坏的。
后来徐行之再出门上学,口袋里总是少不了奶奶给他准备好的茶叶蛋充饥。
一家人说说笑笑地回到幸福嘉园,徐爸拎着行李袋开门,徐行之搀扶着奶奶上了楼。
屋里亮起灯,徐妈听到动静系着围裙从厨房出来,使唤儿子:“去,给奶奶泡壶茶。”
徐行之屁颠屁颠地跑去帮奶奶端茶倒水,嘴甜道;“奶奶,吃完饭我带你去附近看看。”
奶奶倒是不着急,趁着儿子儿媳窝在厨房忙碌的空隙,悄悄地将徐行之拉到一旁,私下里问他在海市这半年过得怎么样。
徐行之手里还端着茶,听到这话眼底闪过一抹动容。
“都挺好的!”他抿着嘴笑了一下,乖巧极了:“奶奶,你就别担心我了。”
徐奶奶“嗐”了一声,说:“你是我大孙子,我不担心你担心谁!”
这孩子从小是在自己跟前长大的,祖孙俩的感情比亲爹亲妈还好。
徐奶奶知道自己的孙子是什么个性,内向,话不多,因为长得好看,少不了会被那些坏心眼的人欺负。
“你要是在学校过得不好,就回来……我去跟你爸妈说!”徐奶奶乐呵呵地,想替孙子撑腰。
徐行之忍俊不禁,解释说:“我还认识了新朋友……一个特别热心肠的朋友。”
“真的?!”徐奶奶似乎才放下心,好奇道,“那你快跟我说说,是怎么样的朋友?”
午饭后,徐行之打算带奶奶出门,顺便去看看自己就读的高中。
徐爸徐妈不忍打搅他的好兴致,只说:“你奶奶坐了一路的火车,有的累了……让她歇会儿,睡醒再说。”
徐行之一想确实也是,自己太着急了,于是转头回房间替奶奶收拾床铺被褥。
“奶奶,我的床给你睡!这儿暖和。”徐行之开了空调和电热毯,房间里暖烘烘的。
南方的冬天就是湿冷。
徐行之生怕奶奶的老寒腿的又犯病了,提前两天买了个小太阳回来,放在屋子里给她烘腿。
老人家这一觉睡得沉,再醒来时已是傍晚日暮时分。
窗外的天黑得早,小区里亮起路灯,徐行之带着奶奶出门,一路上碰见不少邻里。
幸福果园的大门敞着,叶小麦也看见人了,隔得老远便招手和他们打招呼。
“奶奶,这是小麦!”徐行之走近介绍说,“就是小时候老来咱家偷吃的那个孩子。”
徐奶奶望了眼面前这位胖乎乎的小伙子,眼睛一亮:“哎呦!孩子都这么大了!我记得上回见你,你还挂着鼻涕只会哭呢……”
叶小麦被说得不好意思,挠了挠脸颊转移话题,问他们这是打算去哪儿。
徐行之答:“附近转转,明天再带奶奶去看看咱们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