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槿怕演过火了,赶紧往回圆,“阿伯手里应该有些存稿。”
王主编眼睛一亮,急忙追问,“有多少?”
林木槿摇头,“我不知道啊,阿伯都不让我看。”
王主编低头看了眼文稿,“如果之后的文稿都是这个水平,我同意底金千字十蚊,不过每天得供应三千字。”扬了扬手里的文稿,“这里大概一万字左右,我只能给千字十一蚊。”
林木槿也明白,这一万字不可能按照阶梯收费的,千字十一蚊可以接受。
其实在来之前她的底线是千字十蚊来着。
以后能不能多挣就要看刊登后反应了。
之后两人又约定了如何交文,如何联系等问题,林木槿才拿着一百一十蚊回家了。
她得赶紧回家赶稿了,哪里有存稿呦。
不过好在以后不用她亲自过来送了,通过信件邮寄即可。
她每天需要打一个电话确认稿件是否收到,电话费报社报销。
以后每个星期结一次款,电汇票同样可以走信件。
也就是说以后如果不出意外,她就不用再亲自来了。
——————
双层巴士上,林木槿去了上层,人少还可以看风景。
这个年代的香江可是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她们住在九龙区,算不上香江的中心,中心街道两旁也有不少高楼,商铺招牌错落有致,现在还是白天,到了夜晚各种招牌的霓虹灯闪烁会更漂亮,街道上巴士、轿车更是不少,人流如织,好一派繁华的都市景色。
她要努力多写文挣钱,以后才能买大house和豪车。
劏房是住够够的了。
哎,贫富差距太大了!
当然她感叹不是因为有理想有信念,而是因为她是贫的那一方。
“咦…?好像…应该是…”
林木槿半站起来,趴着车窗努力看仔细。
一个时尚的吸睛的敞篷轿车里坐着一对男女,两人一边大声谈笑一边开车快速超过巴士。
这没什么问题,可那女的怎么那么眼熟,有点像她堂哥女友祝蓉蓉呢。
她可是做了多年编辑的人,脑子里从来不缺“狗血”。
回头得旁敲侧击一下,可不能让堂哥吃亏。
要说堂哥和祝蓉蓉也算青梅竹马,他们是小学同学。
祝蓉蓉从小就漂亮,她堂哥一直充当护花使者的角色,所以两人感情一直是不错的。
而且双方还“门当户对”,祝蓉蓉家里有房子,一处老唐楼,可她老豆是个赌鬼,这人一沾赌就没好,所以她家也精穷,甚至有时候都吃不上饭,她还记得堂哥偷偷给她带饭。
两人这些年也算互相扶持,之前还听堂哥念叨过两人明年订婚呢。
可自从大伯受伤做了手术,祝蓉蓉就来劏房看过阿伯一次就没再出现,堂哥也不怎么念叨她了。
这么一细品处处透漏着不对劲,难道是…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