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西汉]直播给刘邦读汉书 > 第5章 文帝纪(1)

第5章 文帝纪(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换言之,朝臣也有自己心中的衡量,在这一阶段他们不需要一个勇武的皇帝,他们需要一个势力单薄的贤者来完成这一阶段——一个统治过渡期,安稳地将汉初的国家机器往平顺的方向推进。

连刘恒入宫都是连夜,可见事情之紧迫秘密。】

【武库执吾人:我还发现一特有意思的事儿。汉代刘氏真的是一个很有趣的家族,到文帝这还是有很浓重的庶民色彩。

高祖称帝之后也是衣锦还乡大宴故旧,文帝即位后,下令“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赐平民整头牛和美酒,并放开禁令,允许聚众欢宴,以表庆贺。

很欢乐的感觉,显得特别有人味儿。】

【昆明池的鱼:时间很快来到了继位第一年的正月,此前各种封赏促成继位的功臣之后,文帝废除了连坐的律法,显示出他一如既往的仁善人格,有司在这个时候提醒刘恒应该立太子了,这也是稳固江山社稷的重要一环。

但我们文帝真的是有一种清澈的愚蠢,居然说为啥不能选贤举能,非要立我自己的孩子为太子,我那叔叔楚王、弟弟淮南王,辅佐朕甚有才能,自己各种不足,为啥还要选择自己的孩子,感觉这样对天下百姓不好。

我本以为,可能文帝只是谦辞惯了,要维持住自己的人设,遇事就说自己不配完事儿了。后来我细品,他有可能真是这么想。

有司再一次劝谏他的时候,提到了殷周以降,绵长国祚者皆用此法,我突然就品出来,咱们文帝也应该是用本能治国,真要论读书,估计大字也没识几个,无法从历史的教训中领悟嫡长子继承和所谓推举制的差异和对稳固社稷的功能作用。

这怎么不算是一种清澈的愚蠢呢,哈哈哈哈。】

【上林苑的骆驼:文帝能继位本就是因为众臣选贤和平过渡,而非喋血宫闱。他自己当然会先考虑一番自己是如何继位,才提出了这么一种可能性,以强调自己继嗣的合法性。真要问他心中怎么想,我看未必。】

刘恒登基的第二年,十一月出现了日食天象,文帝心有戚戚,发布了一个近乎罪己语气的诏令。

(天幕上浮现原文)

“……朕获保宗庙,以微眇之身托于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乱,在予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朕下不能治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

【昆明池的鱼:汉代从高祖到宣帝一路升平盛世,其实骨子里是因为老刘家这帮人有一种反思精神,这也就是在中国历史上帝制的早期能看到一个君王承认自己的薄弱和不足。

反过来亦是暗示了在这个阶段皇权的集中性,天下之大,在乎一人之功过,他们担得起。“天下治乱,在予一人”,读来真是蕴藉悠长,又颇为有力量,文帝真的不是表面上那般谦仁弱质,他骨子里还是一个非常有担当的执政者。

此时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的权力都止步于言官这个程度,其实在决策上起不到太大作用。

我相信很多汉粉,时常也是被前汉这些耀眼的帝王之行事做派所打动,他们当中有骁勇如高祖、武帝,有恤民如惠帝、文帝、宣帝,而非高高在上,难以撼动。

前汉的这些帝王,都有一种血肉感。

当然,这可能要仰赖司马迁和他的后继者班固这两位伟大的史官,在太史公的笔触里,本纪部分的每一位人雄都非常丰富立体。】

【高祖:这么高的评价,朕这些子孙可担得起?】

【上林苑的骆驼:高祖,这会儿你倒是谦虚起来了。别说,你命是真好,文臣武将,灿若星河,子孙若出什么岔子,还总有人愿意兜底。

怎么想怎么神奇,这是多好的运气。】

【高祖:朕可不就是你们说的什么……气运之子吗?古往今来,唯此一人而已。】

(弹幕交替闪过无语黑线和汉粉口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