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念全身心扑在影片后期制作上,每天在剪辑室和配乐工作室连轴转。她和剪辑师逐帧分析画面,力求每个镜头的切换都流畅自然,精准传达故事情绪。在配乐选择上,江念更是严格,试听了无数demo,只为找到能与影片情节完美契合的旋律。
沈逸则在科研成果推广的道路上大步迈进,四处奔波参加各类科技展会与行业峰会。在一场重要的国际科技交流会上,沈逸作为特邀嘉宾发表演讲,分享科研成果的创新应用与广阔前景,赢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赞誉,不少国外企业纷纷抛来合作橄榄枝。然而,跨国合作涉及诸多复杂环节,从技术标准对接、知识产权问题,到不同国家的政策法规差异,都需要沈逸谨慎应对。
一天,江念在后期制作中遇到了严重分歧。剪辑师为了追求节奏紧凑,打算删减一段江念认为至关重要的情感戏。这段戏虽不长,却承载着主角内心成长与转变的关键情节,是整部影片的情感升华点。江念据理力争,可剪辑师坚持自己的专业判断,两人僵持不下,气氛紧张。回到家,江念满心委屈与疲惫,向沈逸倾诉:“如果删掉这段,整个故事的完整性和深度都会大打折扣,可他就是不理解。”沈逸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慰道:“别着急,明天你再找他好好沟通,把这段戏的意义和对剧情推动的作用详细说给他听,也听听他的想法,说不定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在沈逸的鼓励下,江念第二天再次与剪辑师深入交流。她从角色塑造、主题表达等多方面阐述保留这段戏的必要性,还拿出小说原著中相关情节的创作思路做支撑。剪辑师被江念的执着和专业打动,重新审视这段戏,最终两人达成共识,通过巧妙的剪辑手法,既保留了关键情节,又不影响影片整体节奏。
沈逸这边,在与一家国外大型企业洽谈合作时,对方对技术转让的条件极为苛刻,要求沈逸团队放弃部分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以换取巨额投资与广阔市场渠道。这让沈逸陷入两难,放弃知识产权意味着失去技术主导权,未来可能面临被对方掣肘的风险;但拒绝合作,又会错失将科研成果推向国际市场的绝佳机会。沈逸与团队成员反复商讨,分析利弊,仍难以抉择。他将烦恼告诉江念:“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决定,还关系到整个团队的心血和未来,我真怕一步走错,满盘皆输。”江念握着他的手,坚定地说:“你和团队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我相信你们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支持你。”
经过深思熟虑,沈逸决定坚守底线,拒绝对方不合理的要求,并向对方提出建立技术共享、合作研发的新模式。他详细阐述了这种合作模式对双方的长远利益和技术创新优势。起初,国外企业对新模式持怀疑态度,但沈逸凭借扎实的技术实力和诚恳的合作态度,逐渐打消了对方的顾虑。经过多轮艰苦谈判,双方终于达成合作协议,既保障了沈逸团队的知识产权,又实现了科研成果的国际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