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念和沈逸在海边度过了一段短暂而美好的时光,旅行归来,两人又迅速投身到各自忙碌的事业中。沈逸的科研项目进入了成果优化与实际应用测试的关键阶段,他不仅要带领团队确保技术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还要与多个应用领域的企业进行对接,探讨技术落地后的具体实施方案。这期间,各种技术细节的调整、合作条款的洽谈,让沈逸忙得不可开交。
江念则全身心地投入到小说影视改编的拍摄筹备工作中。她频繁地与导演、演员们沟通,分享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故事的情感脉络。在选角过程中,江念怀揣着对作品的热爱与执着,仔细考量每一位候选演员,力求找到最能诠释小说中人物灵魂的人选。然而,选角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小说中的角色性格复杂且极具特色,要找到完全契合的演员难度很大。
有一次,江念对一位有望出演女主角的知名演员心存疑虑。这位演员演技出色,但在江念看来,她身上缺少了小说女主角那种坚韧不拔又略带倔强的气质。在和导演商议时,导演却认为该演员的知名度和演技能够为影片带来票房保障,坚持启用她。江念陷入了纠结,她担心演员与角色的不契合会影响影片质量,可又不能忽视导演对于商业因素的考量。
回到家中,江念满脸疲惫地向沈逸倾诉着自己的烦恼:“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演员,我怕这部作品影视化后会让读者和观众失望。但导演那边的压力也很大,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沈逸轻轻为她按摩着肩膀,耐心地听她讲完,然后说道:“或许你可以和导演再深入探讨一下,把你对角色的理解更清晰地表达出来。也可以让演员试着去体验角色的生活,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说不定能激发出她与角色契合的一面。”
在沈逸的建议下,江念再次与导演和演员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她详细地讲述了小说中女主角的成长背景、性格特点以及在不同情节中的心理变化。演员被江念对角色的深刻理解所打动,决定深入研究角色,去体验女主角曾经经历过的生活场景,寻找角色的情感共鸣。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演员成功地找到了角色的感觉,江念也对她的表演有了信心。
与此同时,沈逸在科研成果应用测试中也遇到了问题。在与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应用试点时,发现新技术与企业现有的生产流程存在兼容性问题。企业方面开始对新技术的可行性产生怀疑,甚至提出终止合作的意向。这让沈逸和他的团队感到十分焦虑,如果失去这家重要的合作伙伴,不仅会影响科研成果的推广进度,还可能对整个项目的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沈逸深知不能就这样放弃,他带领团队迅速展开调查,分析兼容性问题产生的原因。经过连续几天几夜的奋战,他们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是一个接口设计与企业现有设备不匹配。沈逸亲自与企业的技术人员沟通,提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和改进计划。他向企业展示了新技术的巨大潜力和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积极影响,承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兼容性问题。企业方面被沈逸的专业和执着所打动,决定再给他们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