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出此言?”虞风灵疑惑不解,这物种怎么想到这里的?
“你看,小说要么过分美化高官,实际上很少有人不会为了权力而争端,能在首都二环买超大四合院的能是什么清廉正直的?!还有倘若一个人为官清廉朴素,可以干出喝着茅台威胁着女主说:‘你试试报警有没有用?’这合理吗?再整下去藩镇割据的局面是真可以上演了。
“有时候,他们也过分污名化执法者,比如虐文女主被一个监狱里的人欺负,而后狱警不管?两千人欺负一个人,这什么?!不妥妥纯粹的暴乱吗?那说狱警被收买的,那女主可以活着出去也算的上一个奇迹;还有那个每天吸食三十公斤毒品的,是人吗?猪都没他能吃,三十公斤,三十克都可以致命了的东西,每天消耗三十公斤,这什么怪物?
“也有太过于相信警察的,遇到危险报警确实没错,但以现实的角度来说,等他们赶来的时间,主角都可以把坏人杀完并分尸丢山里了,还动不动就和警察谈恋爱,什么啊!有这么喜欢恋爱的吗?再说了,职业与人是分开的东西,因为职业而信任一个人只会让自己活的很惨……
“何况他们真的有用,书院惨案就不会发生了。”她的眼中是莫名其妙就可以建立起来的逻辑链观点,作为把虞风灵的书房都翻一遍的家伙,虞风灵并不惊讶于她知道书院惨案,这种东西她早晚也是要认识的。但这么想……也算的上是一种思路,一种警惕他人但思想稚嫩的种子已经埋藏在她的心底,她甚至,拥有着对于书院惨案的另一种思路:
“她们过激的想法是一回事,但她们做出行动出自于一重事件,不然以当时的情况,她们早就可以动手——那就是温若婷报警,但结果却是被亲手送了回去。
“她们的动手是出于对法律的失望,也在于当她们将这份信任押在警察身上时,她们本身就要承担的是一份本不可能的风险——被犯罪者即书院报复,但偏生这份不可能成了真……所以,这么做的原因不过是建立在自保与对司法制度的失望之上,这件事,使得孩童对于报复的观望转为了行动,甚至于案件中主要的沈琉璃的出手投毒,也是建立于希望破灭以及期望这么做还来得及使得挚友免受伤害的原因。”
……
沈琉璃呆住了,她突然意识到沈璃究竟是什么人,学习能力逆天、思考能力活跃的神奇物种即是沈璃,这份分析几乎确切:温若婷出手确实因为求生本能也因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她的投毒,也是希望在复仇的同时阻止若婷的行为,但其中真的没有对结果的失望?
“真是的,明明你才是失去记忆转世的家伙,怎么就更像是我在转世?”沈琉璃感慨万千,她扶额苦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