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四周的华服男女,皆静立而站,屏气凝神。
庭院当中,一个身着竹青衣衫的男子,盘腿而坐,手指轻轻掠过琴弦,一段清扬的琴声便幽幽传入众人的耳中。
天上人间,高云流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嘭’地一声,琴弦断了。
众人如梦中惊醒,一切戛然而止,面面相觑。
“大哥……”伏济桓上前一步,面露难色。
伏凌恒抬起一只手,止住了他的动作,随即又放下,轻轻摸搓着琴弦,眼里有一丝笑意。
“诸位,此曲已止,还请去他处继续赏景。”伏凌恒的声音如山泉激荡,缓缓传来。
众人讪讪,无奈一笑,只得缓缓散开了。
一时间原本热闹的庭院,又开始变得安静起来。
伏江沅带着桥络两人,逆着人流向前走去,待走到伏凌恒的身前,朗声笑道:“大哥弹得真好听。”
“连谱子都看不明白,如今倒是能听出好听来了?”伏凌恒笑着回应。
“好听就是好听。”伏江沅撒娇到,又忽然想起什么,拉住身后的桥络,把人带到了人前,“大哥,这是镇西侯府的桥络姐姐和桥恪弟弟,他们是来给你祝寿的。”
伏凌恒目光一转,柔柔地打向了桥络,嘴角带着笑意,“果然如阿怿说得一般,美人妹妹。”
如是这般简单直接的夸赞,却不令人觉得突兀,只令人如沐春风。
“大公子才是像大哥说得一般。”桥络回道。
“哦?他如何夸我?”
“大哥说,大公子的琴声就如他的名字一般,心有丘壑,志在云端。”
伏凌恒大笑起来,直直摇头,“济桓这几日与我说起你,温柔娴静,进退得宜,我还想着是否是孩子大了,性情都变得稳妥,如今看来,依旧还是阿怿口中那个直出直入的孩子。”
桥络看向一旁的伏济桓,“二公子自然是只挑好的说,这说着说着,便也只剩下好的了。”
伏济桓接道:“自然是三小姐很好,在下才能夸赞出来。”
“好了,你们别互相吹捧了,祝寿的人赶快祝寿,等着寿星给我们接着弹琴呢。”伏江沅打断了几人。
桥络和她对视一笑,先开了口,“那就祝大公子,事事顺遂,得偿所愿。”
桥恪也赶忙接话,“祝大公子生辰快乐,福运绵长。”
伏凌恒目光看向一旁的桥恪,说道:“别听这个小丫头胡闹,想听琴了可以随时来找我。”他顿了一下,又接着问道:“你们如今在圣京,可还适应?”
“有三姐陪我,没有什么大碍。”桥恪回道。
“听说你现在白马书院读书,那里的夫子我也求学过几日,若是有什么不便,也可以直接来寻我。”伏凌恒继续关心道。
“一切都好,谢谢大公子关心。”
“不过是替你们大哥尽点心意。”
话语刚歇,外面便走来了一个侍从,他对着众人行礼,开口道:“大公子,老爷请您去前厅。”
“去回父亲,我稍后就到。”
伏凌恒点头,抱起了手里的琴,却被伏济桓拦住,“大哥,我帮你修理琴弦吧?”
“不必。”伏凌恒拒道,对着一旁的桥络说道:“阿怿在我这里留了个东西,你随我来,今日把它带走。”
桥络微愣,看向一旁的桥恪。
“三小姐放心去吧,小公子这里有我陪着。”伏济桓开口安抚。
桥络跟桥恪两人对视一眼,又向伏济桓颔首感谢,才缓缓跟着伏凌恒走了出去。
……
庭院愈深入,来往的行人愈少,石头小路上,只有两人的脚步声。
桥络抬头看去,只见檐上的残雪,随着一阵清风轻轻抖动,飘到了前面人的肩上、头上,恍如故人。
“阿怿的事情,我没能帮上什么……”
前面的声音轻轻飘进桥络的耳朵,顿时,让她清醒过来。
“大哥的事情,确实意外,谁也没能料到。”桥络斟酌回道。
“阿怿说,你是桥家最聪慧的孩子,但他希望你能永远呆在漠西。”伏凌恒止住了脚步,“只是如今,没想到你还是接替了他的位置。”
“圣京也很好,繁华,热闹。”桥络注视着前方的背影,不知自己脸上挂着何种表情。
伏凌恒转过身子,怀里的断琴挡住了大半个身子,看着面前的少女,嘴角重新盛满了笑意,“你是个好孩子,多谢你把这么好的琴木送来给我,我会好好用它。”
桥络眉头轻挑,有点疑惑。
“这块琴木我向阿怿讨要了许久,他都不舍得,没想到最终还是到了我的手上,还是很由他最喜爱的妹妹送给了我,他要是知道了,怕是要跳起来打我。”伏凌恒笑着,眼底好像盛满了回忆。
桥络一震,目光扫过那断琴,心中恍然大悟,嘴中却仍旧应着,“若是大哥在,也定是愿意把它送给大公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