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晚,吕小布一行人在真定城稍作歇息,第二天便准备启程回兖州。冀州虽然没有强大的宗族势力,但赵云和夏侯兰凭借声望,迅速从附近村镇聚拢了两千余名年轻人。尤其听闻是跟随温侯吕布,大家更加兴奋。毕竟,吕布素来以士人和平民一视同仁闻名,他的军中并非只容纳世家子弟,普通人也能凭军功出人头地。这种平等的氛围让许多百姓对吕布充满期待与向往,纷纷踊跃投奔。
吕小布在忙碌间,也特意前往拜访了赵宠的遗孀与孩子。他带去了一些金银细软,并代陈留太守张邈向赵家族人表达了诚挚的慰问,还叮嘱赵宠之子赵平日后要好好习武,承袭父志。这番举动让赵家上下对吕布感激不尽。
麴义见赵云和夏侯兰分别带着上千部曲归附,而自己却孤身一人,心中不免愈发感慨。虽面上不显,但吕小布一眼便看出他的心思,笑着说道:“子龙与夏侯兄弟是常山人氏,附近的有志青年大多归于他们名下。麴义将军不必担忧,我们可以在冀州多停留一日,或许能从附近的流民中招募到可用之人。”
麴义听闻此言,老脸一红,低声说道:“温侯,你也知道我走得匆忙,身无长物,连募兵的钱粮都难以解决,实在惭愧。”
赵云和夏侯兰听后连忙说道:“将军何必如此客气?这是我们考虑不周。这里离下曲阳不远,当年黄巾军地公将军张角便是在此被皇甫嵩与钜鹿太守郭典围杀。此地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流民极多,许多人为求生计必会投奔麾下。我等族人愿准备一些钱粮,供将军募兵。”
吕小布也接过话头,微笑着说道:“麴义将军无须忧虑。我此行带了一些金银,其中一部分已赠予赵宠遗孀和赵平,但仍留有一部分本是为子龙与夏侯兰兄弟的聘金。”
赵云与夏侯兰闻言,立刻站起身来,连连摆手说道:“温侯厚爱,我等受之有愧。温侯以天下大义为先,亲自来请,已是莫大的恩情,我们岂敢收礼?”
吕小布摆摆手,笑道:“既然如此,这些金银便全用来支持麴义将军募兵吧!有子龙与夏侯兄弟资助,再加我这一份,想必能召募千人左右。”
赵云和夏侯兰听完吕布的话,连忙摆手谦让道:“温侯言重了。温侯为天下大义而来,又亲自千里奔波招募我等,已是莫大的恩情。区区钱粮,实不足挂齿。”
吕小布微微一笑,语气坦然而坚定:“既如此,那这些金银便用在正处吧。既然子龙与夏侯兄弟愿资助麴义将军,那我这份银两也一并添上。募兵之事刻不容缓,若能招募足够人手,我军实力自会大增。”
赵云和夏侯兰点头表示赞同,迅速与吕布确认了资助的具体安排。最终,三人共同出资,准备在下曲阳与毋极两地设立募兵点,并迅速派人散布消息。最终决定将资金全部投入募兵,预期至少能募集到一千人左右。
麴义站起身,目光中充满感激之情,整肃衣甲后,深深鞠了一躬。他举手加额,作揖礼,随后直起身子,语气铿锵:“温侯,子龙兄弟,夏侯兄弟的支持之恩,麴义此生铭记在心!日后麴义若有半点不忠,天地可鉴!”
赵云和夏侯兰安排族中元老守护好家乡,并决定待雒阳稳固后,再派人将族人接往雒阳与他们团聚。随后,二人随吕小布、麴义带着人马一路向下曲阳进发,沿途招募流民与青壮。
一路上,队伍行进顺利,陆续招募了三百余人,麴义因此心情大好。然而,当队伍进入毋极境内后,连续两个时辰未能募集到一人,原本的兴奋渐渐被焦躁取代。
麴义终于忍不住问道:“这是什么情况?莫非天色太晚了,大家都已回家休息?”
吕小布抬头看了看天空,太阳虽然已落到山后,但余晖仍然清晰可见。他的眉头微皱,语气中透着一丝疑惑:“确实奇怪,这毋极境内为何流民踪迹寥寥,连之前那种面黄肌瘦的情形也难以见到?难道另有原因?”
经过一番讨论,吕小布淡然说道:“反正我们的行程不急于一时。不如今晚就在毋极县城休息一晚,明天上午募兵半日,随后再赶往下曲阳。”
麴义听罢,顿时神色一松,欣喜地说道:“多谢温侯体谅!我看今日可能天色将晚,明天我们定能达成目标,募集五百人!”
队伍行至毋极县城附近时,沿路虽有不少流民,但却与此前在常山看到的情景截然不同。这里的流民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饥饿与困窘,反而大多神色平和,许多人正排着队朝某处行进。麴义见状,心生疑虑,快步上前,拦住一人问道:“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那人看了麴义一眼,见他衣着虽整洁但并不显得特别富贵,便以为他也是流民,语气随意地说道:“你也是来鄄家领粥的吧?那就排到我后面去。”
麴义愣了一下,追问道:“鄄家?领粥?”
那人点点头,拍了拍麴义的胳膊,似在安慰:“是啊,这两年灾荒连年,我们这些穷人连粮食都吃不上。鄄家是这毋极的大户人家,把我们能卖的东西都收买去了。后来我们没东西卖了,眼看活不下去了,鄄家却开始施粥,每日都有热饭热粥可以吃,倒是救了我们一命。”
麴义听完,眉头紧皱,转头看向吕布,低声说道:“温侯,看来这毋极之地的流民大多已经被这所谓的‘鄄家’吸引了。难怪我们一路未能招募到人!”
吕小布闻言,沉思片刻,目光深邃:“此事不简单,能在这乱世中如此施粥济困,背后必有深意。鄄家不过是毋极地方大户,却能吸引如此多的流民,说明这背后另有目的。”
旁边一个老人听到吕小布等人的对话,插嘴说道:“我听说,是鄄家的小女儿说服了她二哥,才让他们家做了这件大好事。那小姑娘可真是个大善人啊!”
一旁一个年轻人也附和道:“可不是嘛!还听说鄄家五姐妹都长得极为漂亮,真是人美心善,世上少有!”
麴义听后,快步走到吕小布等人身前,低声说道:“温侯,我说咱们招募不到人,原来是毋极城内有个富户鄄家拦路了。他们家趁着前几年的灾荒,收购了百姓手中仅存的值钱物件,当时家中储备了大量谷物,结果趁势敛了不少金银。”
夏侯兰闻言,不禁冷笑一声,感慨道:“这真是为富不仁啊,趁火打劫的典型!”
麴义摇了摇头,解释道:“夏侯兄弟,此言差矣。后来他们家的小女儿劝说家人,说现在百姓饥寒交迫,不如开仓赈济,将家中粮食分给四方乡邻。这样不仅救人于水火,也是德泽四方之举。她这一番话竟然说动了全家人,于是鄄家把谷物全部无偿分发了出去。如今,附近的流民多靠鄄家生活,大家感恩戴德,对咱们招募人手自然有抵触情绪。”
赵云闻言,轻叹一声,说道:“乱世之中,积财未必是明智之举,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鄄家小女儿竟能懂得这一道理,实在不是普通人。”
吕小布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几分赞许:“不错。这小女儿年纪虽小,却有如此见识和胸怀,确实难得。更难得的是,他们全家竟然会采纳她的建议,说明这家人颇为开明。如此智慧与善行兼备的家族,实在不凡。”
说罢,吕小布心中却隐隐感到疑惑,暗自思忖:“毋极附近,何时出了这么一个名为鄄家的大户?如此明理而卓越的家族,为何在三国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莫非是因时局湮没于乱世,未曾留下记录?”
他沉思片刻,随即抬头说道:“既然如此,明日我们亲自登门拜访这鄄家。一来探探究竟,二来也算礼貌,毕竟他们的影响已触及到我们的募兵计划。”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吕小布、赵云、麴义三人跟随人群来到鄄家施粥处,见一派忙碌的场景,百姓秩序井然地排队领取粥食。施粥处的正中央,有一名年轻人正在指挥下人。他眉目清秀,面容俊朗,身上透着一股温文尔雅的气质,举手投足间却又不失干练与从容。
赵云走上前,抱拳问道:“请问阁下可是鄄家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