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枫没回答对错,只说“1.5米什么?把单位说全。”
夏禾言又重新报了一遍。
骆枫:“嗯,是会了。还有其他题要问吗?”
听筒里传来夏禾言欢快的声音,“没有啦,谢谢骆老师。”
骆枫……
“你接着写吧,我挂了。”
夏禾言:“不写了,我今天就学到这了,明天去图书馆,要早睡。”
“好,那早休息。”
夏禾言欢快道别,“哦了,骆老师晚安。”
挂了电话,夏禾言把笔一扔,仰面躺在床上。
嘿嘿嘿,难写的作业都搞定了,可以去写小说啦!
翌日清晨
早起准备去图书馆占座的夏禾言,被夏母抓了壮丁,充当服装参谋。在第N次听到穿什么都好看后的言论后,夏母终于意识到自己儿子毫无审美,问也是白问。
失去价值的夏禾言抱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被夏母赶出了家门。
被赶走前,夏禾言还在拉着夏母的手辩驳,“你穿什么都好看的邱女士,你信我!”
“听你骗人”,夏母关上门,笑呵呵地去挑衣服了。
夏禾言提着自己生产工具直奔图书馆,虽然到的有些晚,但他幸运的在阅览室里找到了一个空位。
打开文档,翻开笔记本,夏禾言沿着上次写到的位置,继续丰富大纲。
三周的接触,他对骆枫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对自己小说的主人公有了打算。
他本想写现代悬疑的题材,但现在有了新的想法。
他要写一个一人执断案斧,遍走异乡,断冤假错案,惩恶扬善的故事。
主人公姓姜名振字扶清,是姜家执断案斧的第三代。
姜家是北国的名门望族,姜振祖父任大理寺少卿。再又断了一桩望族欺压导致的冤假错案后,姜振祖父向皇帝请辞,想走遍城乡,为蒙冤之人诉不平之事。
皇帝听闻姜振祖父的请愿,大为赞赏,当即赐断案斧,允姜家每任家主代君判案,行便宜行事之权。
姜振在祖父、父亲离世后,承其遗志,成为了新的执斧人。
祖父年事已高,只来得及走完国都附近的几座城,父亲带着母亲走遍了国都的中部,他想沿着父辈的脚步,向西而行。
西行路上,姜振因黑恶人心而心灰意冷,又因人性温暖而坚守本心,领略了别样的风土人情,也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同行人……
呼——
编写完故事梗概,夏禾言伸了个懒腰,又修改了几处语义不当的地方,才心满意足的阖上电脑,学着周边人将电脑笔记本等放在原位。
走咯,觅食去!
惦记着小说,夏禾言没走太远,在图书馆附近找了家生意不错的沙县小吃填饱了肚子。
吃完饭,夏禾言给自己买一瓶核桃奶,用脑太多,他得补补。
新修的故事梗概让夏禾言思路清明了不少,回到阅览室,他接着梗概,敲完了姜家几人的人物小传。
正当他磨刀霍霍向剧情大纲时,却卡住了。
骨节分明的手指几次敲击键盘,却在敲出一串文字后又逐字删掉……
如此重复了几次,夏禾言终于意识到,虽然他故事背景是一个架空的王朝,但同样需要大量史料作为依据。
想明白这一点,他抱着电脑去了中文图书室。
比起阅览室里不时响起的翻书声、键盘敲击声,图书室里可以称得上是寂静无声。
夏禾言按着书架索引,挑选着合适的的参考书。对北国的设想,夏禾言倾向于构架一个社会整体安定、物产较为丰富的朝代,视线划过一众书脊,最终选定,就它了。
登记完借阅信息,夏禾言抱着书回到阅览室,翻开其中一本,细细看了起来。
嗡嗡——
口袋里手机的震动,唤回了夏禾言的注意。夏禾言快速关掉闹钟,收拾背包走人。
他早就计算好了,如果晚上6点家里开饭,那他还有2个小时给夏父买一份归家贺礼。
拎着挑好的礼物,夏禾言哼着歌回了家。
“我回来了。”夏禾言推门进屋,平时只要在家就会第一时间接他的夏母不在。
换好拖鞋走进客厅,这才发现,夏父夏母两人正头挨着头一起看平板。
夏禾言放好东西,蹑手蹑脚的走近,被夏父瞧个正着。
夏父:“回来了,这是干什么?”
夏禾言双手举起,“我这不是想老夏同志了,想给你个惊喜嘛。”
夏父一挑眉,锐利的眼神透过无框眼镜:“惊喜?我看是惊吓吧。”
“哪能啊!真的是惊喜!”夏禾言弯腰,双手举起地上的水袋,冲着夏父卖乖,“你看!”
透明水袋里,几尾孔雀鱼游得正欢。
夏父乐呵的接过,“楹楹,我鱼缸呢?”
夏母手指阳台,和夏父一起收拾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