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书一招手,安荣马上凑了过来。
耳语几句,安荣点头离开,她却越发心神不宁。
长安到武威郡,一万多人走了将近三十日,眼见就要行满功圆,却突然停在这里。
华书摇头晃脑地叹口气:“行百里者半九十,古人诚不欺我。”
果然最后这三百里路,才是最艰难的。
.
半个时辰后,受命去探听消息的安荣终于回来了。
不出华书所料,前方确实生了乱子。
“从十日前起,罪民之间就一直不太平,几次生乱,郎君见那形势似有人蓄意挑拨,便下令率先押送罪民日夜兼程,先行入武威,不想今日竟在流民之间出了乱子。足有千余人围了郎君车架对峙,不肯再走,要求把他们的待遇提高到和自愿北迁的百姓一致。”
华书顿时一惊:“阿兄如何?”
“公主安心,郎君身边还有几十个官兵护卫,那些流民围住郎君,也不过是想要好日子过,应该没那个胆子伤人,否则郎君也不会把刘三青等人派回来。”
华书听完怒极,一拳锤在了树干上,吓得安荣赶紧去挡。
一万余人虽都是北迁,但这待遇却并不一样。
罪人以迁民服役抵罪,按刑罚先至烽燧充作城旦,表现良好再分配至各处为民,每三人分住房一间,露田三十亩,接下来的五年里需还清房钱两千钱,田亩一万钱。
流民则稍好一些,无需至烽燧服役,直接分房与田亩,也不用还房钱,只还田亩的一万钱。
最好的自然就是自愿北迁的百姓了,按人口数量分不同大小的住房,凡年满十五岁者,不论男女,皆分露田三十亩,且只需偿还三十亩露田之外田产的一半银钱,也就是六十亩则偿五千钱,九十亩偿一万钱。
这待遇,堪称天差地别。
华书冷着脸向远处的百姓看了一眼,北迁的百姓们并没有太多忐忑,反而趁着这难得不用赶路的时间休憩起来。
小儿们或折上一根树枝互相追逐,扮着将军杀‘匈奴’,或团个雪球追逐打闹,一点也不怕冷的样子,青壮们趁着天光好,合力砍下几棵枯死的树,劈了来做柴,妇孺们或继续做着手工,或跟着捡几根干柴。
安宁,祥和,甚至透着对前路的向往,丝毫不知正有人借着他们的名头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