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投无路的时候,亲戚可怜他们,将风光路闲置许久的房子腾出来借给他们住。
搬来风光路后,董莲和陈历的日子过得很拮据,邻居们看出来他们不容易,大家心善,总想着能帮一点是一点,就连陈历寒假的兼职工作,也是邻居帮忙牵线促成的。
他们好像挺缺钱的。
如果……
宋昭昭挪到床沿,眼珠子提溜打转,一个主意就这么在脑海中冒了出来。
她的视线随着母亲打扫房间的身影转来转去,最后咳嗽两声,起了开头:“妈,莲姨一个人打工赚钱养孩子,应该挺不容易的吧?”
宋母头也不抬:“那不废话?”
“她做收银员,能有多少工资啊?够他们吃喝吗?”
“这涉及隐私了啊,我没问过。估计只有几千块钱一个月吧,陈历住校,平时都在学校食堂吃饭,你莲姨在家花得可省了。”
“这样啊……”
宋母顿了顿,压低声音道:“不过,我估计你莲姨有存钱的想法,明年陈历就要上大学了,比起初高中,大学花销会更厉害。等毕业之后,成家立业、娶妻生子,花得就更多了!”
陈历人还未成年呢,怎么就计划安排上成家立业、娶妻生子的生活了?
宋昭昭下意识皱了皱眉。
半分钟后,宋昭昭犹豫:“妈,其实读初中以来,我觉得在学习上有点吃力……”
宋母本来背对着宋昭昭在拖地,听她这么一说,神情顿时紧张起来。
她回过身,视线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坐在床沿的宋昭昭,似在判断她话里的真实性。
宋昭昭从小到大都挺自觉听话,很少主动开口讲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她的成绩向来名列前茅,父母两人对她也一直很放心。
虽说初中的知识点相较于小学,会有一个很大的跨越,少部分人跟不上学习节奏,容易掉队,但这次期末考,宋昭昭排在班级前五,并没有差到哪里去。
大概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又提高了。
宋母严肃地杵着拖把,拉了张椅子坐到她面前,问:“怎么说,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要给你报个补习班吗?”
宋昭昭低下头,斟酌了会儿才说:“节奏跟得上,就是有时候遇上那种晦涩难懂的题目,最好能有人帮忙多讲两遍,以便我更深刻理解。”
“嘶——”宋母赞同地点点头,“你说的也是。”
宋昭昭嘴巴微张,卡在喉咙里的话被宋母截断:“我给你找找有没有上门补习的家教,趁着寒假把这学期没完全弄明白的知识都给补上。”
宋母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话音刚落就打开手机,准备问邻居有没有靠谱的家教介绍。
这么着急吗?
宋昭昭错愕地瞪大了眼睛,慌里慌张伸出手,拦住她的下一步动作。
宋母不解,偏过头问道:“不想请家教,还是想去补习班?”
“都不是……”
“那你拦我做什么?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免得拖着拖着,问题都滚成了雪团,到那时候,可不是简单的补课能弥补的。”
“我知道。”宋昭昭看一眼母亲,无奈地叹口气。
她说得挺明白的,联系刚刚聊天的内容不就能猜出她的意图,怎么母亲好像……
没理解到位。
她垂下脑袋,有些羞赧,低声道,“这不是……有个现成的嘛。”
此话一出,宋母不甚理解,歪头想了想。
好半晌之后,眸光微微闪动。宋母恍然大悟,抬起手惊诧道:“你是说……陈历?”
宋昭昭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