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三看到沈老太只有一个碗底,就把菜糊糊倒了一半給沈老太,沈老太一个劲的夸儿子。
沈老三肚子里也不舒服,脸色都是白的,更别提李氏她们了,虽然常常有赵氏接济,但是也是饿的。
“娘,咱们家就没有粮食了吗?”李氏脸色惨白的问沈老太。
沈老太黑着脸道:“家里那么多人,肯定吃不够的,我哪里能变出粮食不成。”
“那也不能天天这样吧,大哥再外面吃香的喝辣的,咱们一家子都饿死吗?”
“你个馋鬼托生的,你大哥是在外面念书,哪里就是吃香的喝辣的,你也不知道体谅,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不下蛋的母鸡,老娘要你有什么用。”
李氏被气得脸色发白,沈老二也就冬日里在家几天,平日里几个月回来一次,她若是怀了,他们才要“高兴。”
沈老太看着李氏低了头,还是指着李氏鼻子骂,骂得可难听了,还是沈二丫哭着让沈老太别骂了。
沈老太本来就因为家里没粮食上火,看到这个孙女,心里也没有多高兴,骂道:“要不是你这个丫头片子馋,家里哪里没有粮食吃,臭丫头片子,就知道光吃。”
李氏听到闺女被骂了,眼泪簌簌的掉下来,饶是平日里,她心里也嫌弃这是个闺女,但是就这么一个,哪里会不疼她。
李氏把闺女护在身后,把闺女耳朵堵上。
沈时今也去外面挖雪,听到家里他奶在骂人,赶紧去把沈老二回来。
沈老二刚回来,就听到他娘在骂自己媳妇和闺女,要多恶毒就有多恶毒。
沈老二上前道:“娘,若是看不上我们,不如分家好了,反正还有大哥和三弟,我这个二儿子,也生不了儿子,让我们出去饿死算了。”
沈老太看到儿子来了,这火气也下去了,温声道:“是娘不对,咱们家粮食都快吃没了,你媳妇来说风凉话,娘心里来气了。”
“娘日后不说了就是。”
李氏在村里最是泼辣,这个时候,低着头在哭,看起来好不可怜。
赵氏赶紧把李氏扶起来,温声安慰。
最开始赵氏也是怕沈老太在气头上,她抱着闺女,也不敢去劝。
沈老二在外面,寒风打在脸上,想着挖出条路,没想到回来,家里连热乎饭都没有,自己的闺女,还有媳妇被骂成狗了。
沈老太太好生劝道:“是娘不对,娘不好,老二娘最疼你了,如今家里没粮食了,你也不管娘了吗?”沈老太太红了眼眶。
沈老二看了看沈老太,又看看自己媳妇,咬牙切齿道:“当时我媳妇说了,让娘留点粮食,娘不听,为了让大哥在外面吃好点,不顾咱们一家子,现在娘又不管我们了,还要骂我们,这天下哪里有这个道理。”
“好孩子,娘知道错了。”
沈老二把闺女抱在怀里,冷笑道:“我媳妇受委屈了,日后家里吃饭,我媳妇个闺女不能少吃一口。”
“既然卖粮食的钱给大哥了,那咱们就好好算算。”
“大哥家占了便宜,那就让大嫂和浩然他们少吃,不该我累死累活连饭都吃不饱。”
“好好好,娘答应你,咱们家里没粮食了,你还是快去挖雪,等挖通了,咱们找人换点。”
“娘是答应了?”沈老二问道。
“答应答应。”沈老太太劝道。
当日,沈老太就把鸡都杀了,这些鸡都是要吃粮食的,往日里还是可以养着,如今……只能杀了。
沈老太太炖了半只鸡,就将着两个儿子吃,尤其是沈老二。
他们这些人,自然是轮不上,连沈时今和沈浩然也是一样的。
沈浩然还能喝点汤,沈老二火气还是大,看到鸡肉,直接给闺女和媳妇夹了两块。
沈老太虽然不高兴,但是也是没说什么,沈老三也像有样学样,就被沈老太瞪了,沈老三顿时不敢了,把鸡肉放到自己碗里。
吃完饭,家里人又去挖雪,这外面的雪,前些日子还没这么多,现在比人都高,他们先把屋顶的清了,这外面的也清了三天。
村里其他人也是一样的,这过了几天,才把路清出来。
沈老太太去找好几家借粮食,都没有人愿意借。
只是有人说,愿意拿粮食换地。
这就是趁火打劫,沈老太自然不愿意,这挖了这些天,也没有粮食,还是要挨饿,沈老二是累够了,说什么也不愿意出门了,天天就在家等吃的。
沈老三倒是勤快,但是这个时候,也没什么用。
沈老太还想怂恿赵氏去借粮食,赵氏倒是装模作样的去了,然后“哭哭啼啼的回来。”
赵氏可不是傻子,这是想让她用自己的面子,换全家吃饱她可不愿意。
不过赵氏在家也是饿了够呛,虽然有糕点,但是没什么油水。
胡翠兰也知道沈家,看着赵氏的脸都白了,让她带着孩子去她家吃饭。
赵氏就带着闺女和儿子去,赵氏还带上了二丫。
赵氏说的,多带些孩子,让二丫也去,孩子多了,说不准他们就愿意借粮食了。
李氏虽然觉得丢人,但是也没说什么。等晚上,二丫小声告诉她,他们去周家吃肉了,李氏才知道,她心里也记了赵氏的好。
李氏虽然嘴馋,但是也不敢跟着一起去,赵氏愿意带闺女去,他们就占便宜了,可不能再闹了,否则让死老太婆知道,连闺女都没得吃了。
李氏记赵氏的好,也叮嘱闺女,对谁都不能说,哪怕是沈老二。
二丫自然乖乖听着,她娘说的总不会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