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这是怎么回事啊?”赵氏心疼道。
周明朝脸色也有些白,放在沈时今后,低声道:“我也不知道,我们去看到小儿的时候,他已经倒在地上,许是摔了吧。”
“摔了!”
“嗯。”
周明朝小声道:“他背着他,他嘟囔着脚疼。”
“脚。”
赵氏翻来沈时今裤腿,但看见他都脚肿了,看起来就唬人,身上都是泥巴。
“这……这可什么办啊。”
“我爷会正骨,我去叫我爷!”周明朝低声道。
“对对,咱们村长会正骨。”李氏连忙道。
“明朝劳你去喊人,二嫂先给小二把衣裳换了。”
赵氏点点头道:“好好好。”
“弟妹,你也带二丫去换衣服。”
“好好好,我知道。”
赵氏点点头,一边给儿子换衣服,一边喊儿子。
胡翠兰看到儿子脏兮兮的回来,骂人的话还没有说出来,就听到儿子道。
“爷,小二腿摔了,你快去看看吧。”
“怎么摔了。”村长问道。
“不知道,应该是在路上摔的。”
“娘,我没有乱玩,我去接小二的时候,小二已经倒下了,我这才弄脏了衣服。”
胡翠兰一听事出有因,火气也下去了,让儿子先去换衣服,后面再去看沈家小二。
胡翠兰和公爹就往沈家去,周老太太倒是心疼孙儿,不过心里也不高兴。
“你这孩子,就是爱多事,就算做了好事,终究是别人的事。”
“奶,小二不是别人,我掉进小溪里,是小二救了我,是我的救命恩人,不是别人。”
看着周明朝一脸认真的样子,老太太无奈点点头道:“好,奶知道了。”
周村长到沈家一看,沈时今的脚踝扭伤了,对赵氏道:“拿些药酒来。”
“好好。”
周村长拿了药酒,给沈时今脚踝处擦了擦,然后一个使劲,听到拉崩一声,原本红肿的脚踝就正过来了,不过还是有一些的红肿。
“村长,小二……他怎么样。”
“就是脚踝扭到了,现在还没醒,怕是疼的,这些小孩子,最受不得疼了,若是不放心,还是要找大夫看看。”
这脚上的我倒是正了骨头没事,其他的我就不敢打包票了。
赵氏感激道:“谢谢……谢谢村长。”
“还有谢谢你们家明朝,若不是你们家明朝,我的小二说不定还在野地里。”
胡翠兰拍拍赵氏的肩膀,温声道:“好了,都没事啦,孩子回来了比什么都重要。”
“嗯。”赵氏点点头。
因为沈家都是女子,周村长也不好意思多留,胡翠兰宽慰了几句,就回家去了。
沈老太太回来都是时候才知道孙儿摔了,又是心疼的喊,又是喊心肝肉
赵氏说想找大夫看看,沈老太太就假装没听见。
赵氏有也不敢再多说,李氏看着这样,叹口气道:“唉,若不是浩然把伞拿了,小二说不定都好好的,小二又不是跳脱的孩子。”
赵氏一听,既然她儿子不好过,那么张氏和她儿子也别好过了。
“娘,你说浩然是不是故意的啊,小儿可是他亲弟弟啊,可是至亲骨肉啊。”
“这怎么可能啊,浩然最友爱弟弟了。”
“娘,浩然做牛车上学,牛车送到书院门口,他带两把……”李氏小声道:“先前日子都没有下雨,他怎么知道同窗要借伞啊。”
赵氏听到李氏说了,心里冷笑,哭着道:“小二啊,是娘没有用护不住你,我的小二啊。”
沈老太太慢慢的也琢磨出来了,这都多久没下雨了,浩然还要拿两把伞,就是没给弟弟留。
“去把张氏和浩然叫过来。”
“是娘。”李氏屁颠屁颠的就去了。
“奶,你找我。”
沈老太太看着孙儿,又看了看张氏,问道:“小二摔了你们知道吗?”
“奶,我明日还要念书呢,小二就算摔了,也不能耽误我啊。”
沈老太太看了看张氏,问道:“小二摔了你知道吗?”
“他有自己的亲娘,又不要我管。”
沈老太太冷笑道:“平日里摆着嫡母道谱,现在倒是装起来了。”
“跪下。”
“奶。”
“跪下!”
母子俩只能跪下,在沈家还没有人敢不听沈老太太的话。
沈老太太看着孙儿道“浩然,你今日拿两把伞,给同窗是好的,可是你弟弟也是没有伞,有事不想着弟弟,如今他摔了,奶也不说别的,你就跪着吧。”
“奶,又不是我害的。”
李氏笑道:“浩然啊,你是大哥,不说护着弟弟妹妹,哎呦……这名声传出去……”
“我只是没想那么多!”沈浩然嘴硬道。
“没想那么多,念那么多书,白读了。”李氏嘴皮子可厉害了。
沈浩然就靠着念书,平日里在家用鼻孔看人,这个时候李氏这样说,给沈浩然气了哥够呛。
张氏拉了拉儿子,低声道:“你明日还要念书,你奶这会被撺掇了,一会儿就叫你起来了。”
“别冲动。”张氏低声道。
“嗯。”沈浩然点点头。
沈时今一直没有醒,最开始皱着眉头,周村长给正骨以后就好了,沈老太太也不愿意给钱,赵氏只能给儿子擦身体。
沈老太太也是装作心疼,又是小心肝,嘴上倒是心疼,但是一句话不说请大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