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是一月份,再过三个月就可以开始春耕,可是粮食也不是种下去就能长成的,最早的一批粮食也得六月份成熟。
所以现在建大棚,开始种植,三月份左右就能收获一批正好可以接上去年的粮食缺口。
几人没听过大棚都露出疑惑的神情,时安解释过后,几人激动不已,他们都不傻时安能想到的他们自然也能想到,而且冬天还能耕种这、这是神迹啊!
激动过后,他们冷静下来也知道此事不好办,而且如此天方夜谭之事确实需要保密。“那刺史我们这耕种之地选在何处?”
“倾风庄。”一是倾风庄原本就有大棚,有经验。二是离煤矿地也近,而且那边山林多不易被发现。
时安这次想建的是玻璃大棚,玻璃只需要沙子就行,木材在冬天可是好东西时安不想用来建大棚,太浪费了。
而且倾风庄也够大,房子也多,如果不够种还能匀出一些去桃源村建,桃源村也足够隐蔽,没什么人来。
后续的事情几人商量好之后,都是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时安也不拖延,第二天就出发去了煤矿场。
“玻璃?”崔城很是疑惑,时安知道事情紧急,能早点做出来就能早点用上,就直接去了炼炉。
玻璃的烧制还是比较简单的,温度够了就可以,只是时安也不是很懂,多亏有几个老练的师傅一起帮忙才炼出了一小块。
玻璃的出现,让崔城爱不释手,这晶莹剔透的玻璃看着就不像凡品啊。“刺史,当乃世间大才!”
时安也没想到自己竟然真的能整出玻璃,还以为要失败好几次呢,果然穿越大神还是站在他这边的。
做出来了事情就好办了,时安放心把事情交给了崔城。还把玻璃瓶等技艺告诉了老师傅,等所以事情解决后还能作为大璃特色卖给其他国呢。
崔城可以想象到大把大把银子向他砸来,看时安眼神都放光,直接就把时安当成善财童子了,时安说什么都点头答应。
时安没在煤矿场多待,又马不停蹄回了倾风庄,福伯和方伯得知此事也是大力支持。
大棚的建立,就算以后不打仗了也可以用来种植多季节产物,怎么说都是不亏的。
多方努力下,玻璃大棚日渐完善。时乐和吴疾也在这段时间回了桃源村。
时安后续一直待在倾风庄,里面的仆人越来越多,难民也被安排这了耕地附近,那一排排的房屋就是他们的容身之处。
“刺史,是时刺史!”
“时刺史啊,对亏了你啊,不然…”
“是呀,多谢时刺史!”
“多谢时刺史!”
时安来的难民地,哦,现在应该不叫难民了,他们是倾风庄的百姓。
百姓们一个个眼含热泪跪在地上朝时安磕头,是时安带他们来了这里给了他们一个家,对于时安他们是真诚感谢。
“大家不必多礼,好好干活,好好生活就是,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时安连忙说道。
这种热烈又真挚的情感,时安还是有些不适应的。旁边的方伯和福伯倒是摸了摸胡子点点头。
知感恩,懂守礼,这批难民确实是花了心思挑出来的,这样的话有很多人也可以慢慢培养起来了。
看着一个个百姓的眼神,时安也深受触动。不过事情远没有结束,战争还在继续,时安依旧还是悬着心弦。
前几天嘉楠关消息传来,北蛮大举进攻。
战时的消息具有延后性,也不知道如今真正的情况是如何,时安摸着怀中的令牌,担忧着远方的爱人。
玻璃大棚在半个月后进行红薯种植,种植一事交于方伯和福伯完全够用。时安趁着大家忙着种植回了一趟桃源村。
“哥哥!”时乐从门口跑了过来,抱住时安的腿不撒手。
时安把人捞起,亲了亲他的小脸蛋,“乐乐,想哥哥了没!”
“想,太想了。没有哥哥,乐乐都睡不着。”
“时哥!”
“时小子!”
这么一会,消息就传了出去,村民们都跑了过来,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时安压抑许久的心终于有些松动,眼眶慢慢红了。
“吴大爷,吴婶子,村长。”时安哑着声音说道。
“诶,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吴婶子抹着眼泪拉着时安的手拍了拍。
村民们也一个个和时安说话,一句句的问候,时安满是感动。
一行人这样说话也不方便,最后还是村长淡定把人带去了院子,等到下午才把所有村民见了个遍。
“时小子,这次回来,待多久啊。”吴大爷道。
时安回来一口茶,第一次觉得打招呼是真的累,“我这次回来是有事和村长说。”
村长在一旁也觉得好奇,“何事啊?”
“我打算在村子西边的那块荒地上建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