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家的事情告一段落,时安开始准备春耕。而且再过一个月桃花就谢了,桃花酥也不好再做。
现在摆摊也意义不大,时安还是更喜欢种田。看着那没有被污染的土地,还有那一块块没有用过的荒地,时安就干劲满满。作为农学生,谁不想自己的作物遍布各地。
关键是时乐受伤需要养着,时安不放心再带着他奔波。所以时安最后打算把桃花酥交给吴家来做,自己就安心在家种田带小孩。
“什么!时小子这使不得使不得。”听见时安要把桃花酥给吴家卖的吴大爷吓得一个劲摆手。
吴婶子也急道:“是呀,时小子,这是你赚钱的营生,怎么能随便给人呢。”
吴疾也也在一旁附和:“对呀,时哥,这不好吧。”吴大哥吴二哥也在一旁点头。
时安知道吴家人地道,便拿出准备好的契书:“不是的,吴大爷你们误会了,我是说让你们做我拿分成。”
时安细细解释给吴家听,有了契书就有保障,吴家人听完之后也比较激动,但是还是觉得太占便宜。
时安看着他们为难的样子开口道:“这样吧,吴大爷,你们自己提供原料,让吴婶子和两位大嫂来学这么做,然后吴疾和吴大哥几个就去镇上摆摊,我拿一成如何?”
“这……虽然我们自己买细面这些,但细面也花不了多少钱,还是不妥吧。”吴疾觉得还是自家占了大便宜,时安带着一个三岁的弟弟也不好过,做人不能这么没良心。
吴大哥倒是若有所思:“要不改成三成?”
吴大爷也觉得不错,吴二哥不懂经商就没说什么,但是也知道如果媳妇加入了一天能赚不少钱,对时安很是感激。
最后在时安据理力争下,吴家给时安两成利。随后便把桃花酥的契书给拟好了,吴家一份,时安一份。
拿着契书的吴家人激动不已,要知道桃花酥摆摊一天的利润就有一两多银子了,加上千山酥的订购,每天最少三两。
虽然只能再卖近一个月但是最后分下来吴家每户能拿6两银子,能不激动么。吴家人一年到头赚不到三两,现在一个月就能赚6两,脚步都是虚浮的。
最后在吴家人盛情难却的邀请下,时安带着时乐在吴家解决了中饭。期间吴大爷还感动的拍着时安的肩膀,叫时安以后就把这里当自己家。
下午,时安带着时乐来到了荒地,之前卖桃花酥一有时间,时安就会过来翻一翻,把地翻开晒一晒可以杀虫。
就是这活真不是人干的,原主一副白斩鸡身材都让自己练出薄薄的一层肌肉了。
把时乐放在田埂上,时安扛起锄头接着翻,两亩地这么大,时安也就翻了不到五分之一。
时安现在是一边锻炼身体一边在村长那边排队等牛,村民用牛耕地是要排队的,还要几天才能轮到时安,趁着这几天多了解一下田地情况。
翻了没多久便看见几个村民在前面山脚下堆砌杂草,时安收好锄头也走了过去。
“大爷,你们这是干什么呢?”时安好奇的问站在一旁的大爷。
大爷对时安也是认识的,桃花酥这么爆火谁不知道:“我们在弄草灰呢,到时候翻开地撒上去又能肥田又能杀虫。”
时安点了点头又问了问其他的一些事情,大爷看他对种田感兴趣就拉着时安坐在了一旁田埂上,跟他讲了很多种田经验。
而时安清楚了村民是如何种田的,现在这个时代百姓已经会烧草木灰和用大豆回肥了,但是肥料这一块除了草木灰就没有其他的。
还有就是虫害也是能撒草木灰就撒草木灰,所以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小米和小麦产粮很低,更别说需要水田的水稻了。
时安叹了一口气,任重而道远呐。
回去的时候,时安就决定自己沤肥制作改良版肥料,之前在大学的时候时安所在的小组研究过小米和小麦,所以也有一定了解。
回到家才半下午,吴婶子想着早点学会不耽误时安的时间就带着吴家两位大嫂过来了。
吴大嫂是一个清秀的年轻女人,抱着三个月大的女儿,身边还跟着一大一小两个小孩。吴二嫂看起来则年轻几岁,看着要比吴大嫂活泼些,身边也有两个小孩。
这些人一进门,时安就觉得挤了很多,果然还是房子不够大啊。
吴大嫂对于时安的帮衬很是感激,因为她刚刚生产家里没什么进项,所有担子都在吴大哥肩膀上,如今有一个这样的赚钱路子,她不想放弃抱着三个月大的宝宝在厨房认真的学。
时安看吴大嫂一直抱着也不方便,便提议道:“吴大嫂,我看小宝睡着了,要不就先放到房里去吧。”
吴大嫂想了想也点头道:“好,多谢时哥儿”随后便叫来她六岁的大儿子吴忧帮忙抱去房里。
之后厨房里的吴婶子和吴二嫂便拿出了十二分精神,时安把这么重要的事情教给吴家,自己一定要学会学好了。
等所有人都能包出和时安一模一样的桃花酥之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至少步骤都记下来了,接下来就是慢慢练习。
而院子外面也热闹起来,吴家几个小孩原本就是认识的,也玩的开。
吴二嫂的两个小孩一男一女继承了吴二嫂的性格比较活泼。几个小孩中就是以大一点的青苗带头,她拉着弟弟走到时乐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