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要进京的消息传到贾家的时候,贾家正一派喜气洋洋。
前不久,荣府长房的嫡子贾琏刚娶了二房王夫人的内侄女王熙凤为妻。
这王熙凤伶牙俐齿,惯会说话,嫁进来没多久已经把老太太史氏给哄的晕晕乎乎。
算起来,长子贾赦不得史氏的眼缘,长房填房太太邢夫人同样也不受史氏的喜欢,反而他们新娶进门的儿媳妇得了老太太的眼缘。
贾赦对此倒是无可无不可的,反而是身为婆婆的邢夫人背地里跟自己的陪房吐槽了几句。
“我这儿媳妇得了老太太的眼又如何?这儿子不是我肚子里生的,儿媳妇又是隔壁那个的内侄女,只怕是对她姑姑要比我这个继婆婆要亲的。”
邢夫人对王熙凤有些不满,觉得王熙凤总跟二房的王夫人亲热,反而把她这个正经婆婆忘在脑后了。
没有不透风的墙,邢夫人对琏二奶奶的不满,自然会有人偷偷的去告诉王熙凤。
王熙凤听了也只是撇嘴轻蔑一笑:“她一个继室,又不是我的正经婆婆,她在我面前还拿什么婆婆架势来。凭她也配?呸!”
回过头来,她依然在史氏面前讨好奉承,也依然跟王夫人相好,一口一个姑妈叫着,反而不依着婆家的亲戚关系叫婶子。
今个她和邢王二夫人都在史氏面前陪着史氏说笑,除了他们还有王夫人的儿媳妇贾珠之妻李纨。
如今李纨怀有身孕,身子重了。
史氏怜惜她,让她在一旁坐着,不要立规矩。
王熙凤更是善解人意会装乖卖巧的,她把李纨搀扶到一旁坐下,还给她捧了一杯热茶。
“大嫂子,也心疼心疼我这个新媳妇。我刚嫁进来,正是要图表现的时候,你且歇着,让我好好表现表现。”
她这话说的风趣,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史氏也连连用手指指着她,连连笑着说猴儿猴儿的。
几人正说笑间,就听到外面有人说:“宝玉来了。”
紧接着一个穿着箭袖的,头戴束发金冠,脖颈间佩戴一块宝玉的小少年走了进来。
这是王夫人的小儿子宝玉过来了。
这宝玉衔玉而诞,史氏觉得他是天赐灵儿,从小最为疼他。
果然,宝玉一进来就一头扑进了史氏怀里,一口一个老祖宗的叫着。
“今个可好了?”史氏抚摸着他的后心问道。
宝玉这两天染了风寒,也没去念书,在屋里修养。
“好了,袭人给我弄了热热的茶,喝了发了汗就舒服了。”
“那好了,明天可要去上学堂了。”一旁王夫人笑着说。
她这个小儿子生而不凡,她也对他给予了厚望。
可偏偏宝玉并不是那么爱学习的人,一听到要让他上学堂,他就觉得浑身不舒服。
他连忙拉着史氏的胳膊说:“老祖宗,我还没好利索呢,可万万不能去学堂,万一又过了病气怎么办?”
“对对对,我们还没好利索呢。咱们这样的人家又不是非要去读书上进的,要是你老子说你,就说是我说的,再在家歇几天再去上学堂。”
史氏又看向王夫人:“要我说,不光是宝玉就是珠哥儿也是一样的道理。他前个进来请安,我看他又消瘦了一些,可是又熬夜苦读了?”
提到长子,王夫人也是又骄傲又担心的:“珠儿是个上进的孩子,他说将来我考个前程,给我请个诰命。”
王夫人身上有一个从贾政那里得来的诰命,贾政的官职不高,她的诰命也不起眼,起码跟长房的邢夫人是没得比。
如果贾珠将来能够高中,她这个做娘的能够得到的诰命也不会低。
只是贾珠身子骨不算好,读几天书身子就会撑不住,就要休息几天。
王夫人对他的身体真的是很担心,没事就要把儿媳妇李纨叫过来敲打一番:“你们还年轻,不要总痴缠着你丈夫,要懂得让他保养身体。”
现在听到史氏提到贾珠的身体,王夫人不由得看向一旁不知道走神到哪里去的邢夫人。
她心里暗恨,长房一群酒囊饭袋,只因为贾赦生的早了,就能坐享其成袭爵享福,真是老天不开眼。
一群老的少的女人凑在一处,谈论的也就是丈夫、儿子这些个话题。
正说着外面进来一个丫鬟,用小托盘托着一封信:“扬州的林姑太太的家信到了。”
“开给我念念。”史氏连忙吩咐自己身边最得脸的丫鬟鸳鸯快些念信。
史氏这一生就生了两子一女,喜欢和不喜欢的两个儿子都在身边,偏偏她最喜欢的小女儿却不在身边。
“你姑太太可说了玉儿如何,还有她的那个行哥儿怎么样了?算算行哥儿也满周岁了,不知道这周岁怎么办的?”
鸳鸯一边笑着安抚史氏,一边快速的把贾敏的家信浏览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