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抱住薛蟠的小腿叫道:“还请太爷救我一救。”
薛蟠低头正好看到那女子抬头,他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了一句:“好一张花容月貌脸。”
这女子长相不错,加上一身孝服,更添了几分俊俏,差点看的薛蟠心猿意马。
薛蟠刚有些歪心思,就一个激灵,仿佛是又感受到那滋啦滋啦的感觉。
“我要做好事!我要做好人!”他在心里默念了几句。
薛蟠回过神来,他咳嗽两声:“来,你站起来说,让我听听怎么一回事。”
一旁那女子的婆婆等人眼神发急,生怕这新来的县太爷偏听了女子之言。
“等着,她说完就到你们了。”薛蟠倒也没全被女子美色迷住,还记得自己刚刚上任,当着百姓的面还要有知县的样子。
那女子率先讲述起来。
原来这女子姓刘,夫家姓于,姑且称她为于刘氏。
于刘氏十六岁嫁到了于家,婆婆待她苛刻,丈夫对她也一般,甚至经常在喝酒之后还打她。
后来于刘氏二十二岁的时候,她丈夫喝酒喝多了淹死了。
于刘氏知道丈夫死了,倒也大哭了一场。
她这哭主要是想到自己成亲几年没有个孩子,如今死了丈夫,娘家也没人了,日后就要孤苦无依了。
当然可能她心里还有些庆幸,酒鬼丈夫死了以后不会再打她了。
然而她就听到自己那恶婆婆说要把她弄死给丈夫陪葬,说是可以换个贞节牌坊。
“她说,我死了可以给于家换一座贞节牌坊。她也可以因为有个节妇媳妇和这牌坊,得了族里的供养,日后也有着落。我呸,这老虔婆和那死鬼以前对我不好,我作甚给他陪葬,给他家换贞节牌坊?”
于刘氏狠狠说道,她瞪着自己的婆婆,大有要上去咬上一口的想法。
她那婆婆则反驳道:“出嫁从夫,你到了我家就要听我家的。大人,您有所不知,这小妖精刚死了丈夫,就在门口跟那卖货郎眉来眼去,平日里那扭腰摆屁股的风骚样,就不是一个能守住的。我还不如让她早早下去陪我那可怜的儿子,省的以后搞出祸事来。”
“大人,她胡说。我是家里没有针线了,在门口遇到到货郎买个针线,她就编排我。我有人证的,周围几家的媳妇当时都在跟前,她们可以为我作证。”
于刘氏和她婆婆各自讲述着,都觉得自己没有错。
薛蟠摸着下巴听着,本朝对于寡妇再嫁还是守节并不反对,单看寡妇自己还有婆家和娘家的想法。
从这方面来说,于刘氏和她婆婆似乎都没错,这就要看薛蟠这个县太爷怎么判了。
一旁围观的百姓也在窃窃私语,小声议论,有的觉得于刘氏没错,有的觉得她婆婆没错的。
薛蟠想了想,他突然看向于刘氏的婆婆:“我问你,你可是寡妇?”
于刘氏的婆婆不明所以道:“回太爷,老婆子是个寡妇,丈夫去世十年了。”
“那你怎么不去陪葬啊?那你家不就十年前就有贞节牌坊了?”薛蟠直接问道。
那婆子一下子愣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好。
还是她一旁的那个同来的汉子机智:“回大人的话,我婶子当时是想为叔叔陪葬的,可是我那兄弟年纪还小,她就……”
薛蟠一摆手:“我刚才听了,那于刘氏说了,她都嫁过去六年了,她丈夫十年前可不小了。再说了她死了,不是还有你们这些同族吗?还是说,你们这些同族一点用都没有?”
薛蟠现在心是偏到于刘氏这边的,一来这于刘氏长的漂亮,二来薛蟠他老娘现在也是个寡妇。
要是照于刘氏婆婆的观点,薛蟠他妈也要给他爹陪葬的。
薛蟠是个大孝子,爹妈都孝顺,如今爹死了,更是把对爹的孝敬都转移到薛姨妈身上加倍的去孝敬。
在他看来,人死了,多烧一些纸钱牛马供奉就行,活人有活人的孝顺法,死人有死人的孝顺法。
现在谁要说让他娘去下面陪着他爹,他能先把那人弄死送到下面去。
薛蟠就想着,如果他判了于刘氏的婆婆做的对,回头是不是有人就让他妈去给他爹陪葬了。
一想到那个场面,薛蟠就直摇脑袋。
所以哪怕是没道理,他也会硬判于刘氏做的对。
好在急中生智,直接拿于刘氏婆婆的寡妇身份开刀,果然把于刘氏的婆婆给问住了。
一旁围观的百姓也在嘀咕,纷纷说薛蟠做的对。
没办法,很多人家里也有个寡妇娘,寡妇妹妹之类的。
要是于刘氏婆婆得了便宜,别的家是不是也都照着来。
很多人跟薛蟠一样,想到那情形就恨不得立刻把这种陪葬的凤气立刻刹住。
“太爷说的对!太爷说的对!”
“人都死了,你们都烧了那么多美人,金童玉女,人家在下面正享受呢,你给他送下去一个黄脸婆做什么?你不怕他化成恶鬼,上来找你啊?”
大家议论纷纷,纷纷指责于刘氏婆婆做法不对。
眼见风向一边倒,于刘氏和她带来的人都缩在一处不敢吱声了。
薛蟠又看向于刘氏:“你有何打算?”
“我丈夫死了,他虽然活着对我不好,我还是会给他守三年,算是全了夫妻情分。等过了这三年,到时候再说了。”于刘氏表示要去尼姑庵住着,不在于家继续呆着了。
她也想好了,本朝又不阻止寡妇再嫁,她等着三年之后就改嫁。
如今她娘家没什么人了,到时候改嫁就自己说的算,怎么也能挑一个靠谱的,不能再碰到这么一个短命的酒鬼了。
薛蟠点头:“行,你也算是有良心。回头爷定期派家里的婆子去庵里看看你,省的被人欺负了。”
那于刘氏千恩万谢,随即薛蟠又派了家里两个粗使婆子跟着她去于家收拾行礼搬去尼姑庵。
于刘氏走了,于刘氏婆婆他们也不敢继续留在这里,也灰溜溜的走了。
等他们走了,现场围观的人一下子欢呼起来:“太爷英明!”
听着周围人的叫声,薛蟠得意的摸了摸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