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们这些没读过书的老粗看着那匾额都不敢进了。你赶紧说清楚,要是里面是要念书念诗的,我们赶紧掉头就走,再也不来了。”
“对,我们这些读书人也想知道。你们既然用了风雅颂这样的匾额,可是有什么说道。要是完全没有关系,挂羊头卖狗肉,我们读书人可不依。”
大家都围在迎宾处这里,想要弄明白如今的百花楼是如何营业的。
那些个迎宾处的人是张才特意从薛家各处商号里挑出来的,伶牙利嘴最会招呼客人的伙计。
他们早就得了张才安排,对这些个问题了然于胸了。
“诸位客官不要着急,听我们慢慢道来。”
之前张才给薛蟠讲了自己的设想,就是要把新的百花楼建成一座综合性质的娱乐场所。
在这里有歌舞喜剧,也有诗词歌赋,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投其所好。
现在的百花楼分成风雅颂三部分,就是按照每部分的经营内容划分的。
风字楼主要经营的业务是赌场和食铺。
赌场自然不言而喻,凡是官方允许的,他们这里都可以玩。
而食铺方面就有些特色了,人们只要交了一定银钱就可以进去吃。
不过那里不能点菜,只能准备什么吃什么。
“那有什么可吃的?我要花一两银子,你给我上两个馒头,当我是傻子啊?”
有人当时就不愿意了。
“这位客官,您有所不知。咱们这食铺有不同的档位,你交多少钱进哪个门。至于吃的方面,您大可放心,咱们东家请了天南地北各地的名厨,菜色也是天下各地的名菜。不管是多少钱的档位,咱们每天几十道菜,随时上新菜,您放心吃。”
六爷和九爷听到这,相互对视一眼,这可有些新奇,他们是头一次听说这种吃法的。
“回头去吃吃看。”九爷低声说。
六爷不置可否,他现在对雅字楼和颂字楼更感兴趣。
其他人也是如此,都在催促迎宾处的伙计接着介绍。
“这雅字楼呢,以喝茶为主,周围还有戏台,您可以听戏、听书。咱们东家搜罗了这天下最好的说书先生,请人写了好多新书的。还有这戏,也不是仅仅咱们这时兴的戏,别的地方的戏也应有尽有。您想听昆区有,想听那秦腔也有。”
“真的假的?我离开西北多年,就想听一听老家的秦腔来着。”
“我也是好奇,听说北面唱的戏和咱们这边不同,到时候一定去听听。”
有些惯常听戏的票友顿时就来了兴趣,准备一会就往那雅字楼去转一转。
“来,你也别卖关子了,快把剩下的颂字楼给我们讲讲。”
有了前两座楼的铺垫,大家对第三座楼越发的好奇了。
“这颂字楼就是为了传颂圣人之言,孔孟之道的,读书人想要下棋、抚琴、吟诗作对还是畅聊时事策论都可以去这边。”
有些人听了觉得有些失望:“这都是那些读书人喜欢的玩意,没得意思,还是那风字楼更对我的脾气。”
“你也就那点出息了,要我说这么分很好。大家各玩各的,你也别嫌弃我粗俗,我也不嫌弃你就会之乎者也掉书袋。”
大家听了不由得都哈哈大笑起来,确实这百花楼这么安排很好,萝卜咸菜各有所爱,什么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
“有点意思,回头爷去那雅字楼听戏去。”九爷摸着下巴说。
六爷却有些对薛蟠多了几分欣赏:“这颂字楼设的好,薛蟠虽是商人,却也知道敬重读书人。这江南文风发达,说不定这颂字楼将来能出来几位状元榜眼。这薛家不愧是皇商,眼界还是有的。”
听了迎宾处伙计的介绍,大家对百花楼三座楼的经营范围都有所了解了,纷纷前往自己想去的楼。
“哟,那不是百花楼以前的花魁牡丹姑娘吗?”有人眼尖在雅字楼看到了花魁牡丹。
那些原本百花楼的姑娘,张才把过去的卖身契都还给了她们,还跟她们重新签了契约。
用张才的话来说:“我们东家薛大爷仁善,不忍你们继续这种营生,就把卖身契还给你们。不过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你们拿了卖身契还要在我们这百花楼里继续做三年。等做满了这三年,你们不想干了就可以走人了。”
那些姑娘本来就没有什么谋生的手段,一听就自然是留下来了。
她们也有些好奇,那薛大爷说了以后不需要她们卖身了,可百花楼会如何经营下去,她们又该做什么呢?
在百花楼重建的这段时间,张才对她们进行了培训。
今天这些姑娘们穿了统一颜色样式的衣裙,分布在三座楼里充当迎宾。
有的人有问题的时候,就由她们接待。
她们以来做惯了迎来送往的事情,这种事情倒也是得心应手,有的私底下还得了客人的赏钱。
回头这些姑娘们一算,她们现在不用陪宿,也不用担心没有客人被老鸨薄待,还每月都有月钱也有赏钱,这日子比过去好太多了。
“等三年约满,只要东家还留我,我就继续干。”
“可不是嘛,这总比回家再被我那狠心的爹娘卖进窑子要好的多。”
就这样百花楼过去的姑娘们满意,闻讯上门的客人也满意,薛蟠的新百花楼就开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