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长,我们知道错了,以后一定注意。”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行了,出去吧,都好好工作,别再添乱了。”刘护士长挥了挥手。
小蕊和聂莞走出办公室,两人之间的气氛还有些尴尬。小蕊犹豫了一下,轻轻拉了拉聂莞的衣角:“聂莞,对不起啊,刚才是我不对,我不该撞了你还不道歉,还乱发脾气。”
聂莞看着小蕊,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没事,小蕊,我也有错,不该跟你呛声,咱们都别往心里去了,以后还是好同事。”
小蕊用力点了点头,两人相视一笑,之前的不愉快仿佛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回到急诊室,大家看到她们和好如初,也都暗暗松了口气,工作又恢复了往日紧张而有序的节奏。
中午去食堂吃饭时,小蕊主动邀请聂莞同去,聂莞觉得与其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便欣然答应。
打饭时,小蕊抢先一步对打饭师傅说:“师傅,给我们来两份糖醋排骨,多来点汁儿。”
聂莞刚想拒绝,但小蕊已经帮她打好了饭,还帮她付了钱。“谢谢。”聂莞接过餐盘时说道。
她现在怀孕已经有两个月了,孕期反应逐渐消失,肉食菜能简单的吃一些,不过不能多吃,必须要搭配青菜才行。
有时她摸摸肚子,对着宝宝说道:“宝宝真棒,一点都不让妈妈操心。”她平时工作繁重,就怕怀着孩子干活时出什么意外,好在她的宝宝坚强,一点事都没有。
聂莞刚落座,崔洋和郑旭也过来了,旁边又相继坐着许一娜和吴峰,对了,那个实习医生周鑫也凑了过来,他不可能吃饭时也跟在主任身边,便找了聂莞这几个饭搭子一起吃饭。护士小静端着餐盘在找座位,正好这里还有一个空座位,崔洋便朝她招招手,小静面露喜色,蹦蹦跶跶的跑了过来。
众人围坐在一起,急诊科忙碌喧嚣的氛围仿佛仍在耳边回响,可此刻,在这食堂的一隅,他们暂得片刻安宁。
“今天这一上午,简直像打仗一样!”崔洋率先打破沉默,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与感慨,“送来的重伤员一个接一个,我这两条腿就没停过。”
一旁的小蕊微微点头,接话道:“是啊,尤其那个车祸伤者,多处骨折还伴有内出血,情况危急极了。还好有我们对伤者紧急救治,才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真不容易。”话语间,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聂莞接话道:“我在分诊台也忙得晕头转向,好多家属心急如焚,拉着我不停地问情况。我得一边安抚他们,一边快速判断病情轻重,分诊错误可是要命的事。”
小静在旁边附和:“我懂我懂,我在换药室给患者做清创的时候,看到他们痛苦的样子,心里也揪得慌。”
小蕊用筷子戳着餐盘里的菜,若有所思:“咱们急诊科啊,每天都是这样高强度。不过,每次把危急病人救回来,那种成就感是什么都比不上的。就像昨天那个心梗老人,复苏成功的时候,我眼泪都快出来了。”
实习医生周鑫听得入神,这时忍不住开口:“我今天跟着老师们查房,见识到好多病症的处理方式,和书本上学的差别好大。比如那个急性肠胃炎患者,用药的细节、观察的要点,都有好多门道。我感觉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生怕拖大家后腿。”
吴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担心,大家都是从新手过来的。有不懂就问,咱们急诊科最讲究团队协作,你慢慢就上手了。”
郑旭安静的坐在一旁吃饭,崔洋不时给他夹一块肉,郑旭抬头时对上崔洋的眼睛,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周鑫才刚来急诊科,跟大家的不熟,便努力的找话题聊。
“郑医生,我能不能跟着你学习?”周鑫略带紧张地搓了搓手,眼神里满是期待。他来急诊科没几天,深知这里节奏快、病情杂,要是能跟着经验丰富的郑医生,那肯定能学到不少真本事。
郑旭一愣,不解的问道:“你的带教老师不是主任吗?跟着他不是比跟着我强多了,我才是个主治。”
周鑫双手一拍,发出清脆的响声,“哎呀,别提了,主任太忙了,有时照顾不到我,我是真想学些真本事。所以,我可不可以跟在你后面学习,就像吴峰一样。”
吴峰也在旁边帮腔:“是啊,老师,你就让周鑫跟着你吧,这样你我也能多一个好帮手。”
郑旭思索了一顺,觉得这样不好,便说道:“许医生的医术也很好,这两天我见她教你好几次了,不如你跟着她吧。”
还没等周鑫反应过来呢,从不接腔的许一娜张嘴拒绝道:“还是别了,我只是个住院医,还不如你这个主治呢。”
郑旭无奈地挠挠头,看着这几个人,一时有些哭笑不得。他本意是想给周鑫寻个合适的带教,没想到许一娜直接把话给堵死了。
周鑫眼巴巴地瞅着郑旭,不死心地又说道:“郑医生,我就想跟着您学,您别看我刚来没几天,可我机灵着呢,绝对不给您添麻烦,您让我干啥我干啥,您就收下我吧。”那眼神里的恳切愈发浓烈,就差没写满“求带飞”三个字。
郑旭心软了几分,他想起自己刚入行那会,也是满心满眼盼着能有前辈提携,多学些救命的本事。可医院里等级分明,他一个主治贸然把主任的学生带在身边,总归是有些不合规矩,要是传出去,指不定惹出什么闲话。
吴峰见郑旭有些动摇,赶忙趁热打铁:“老师,您就别犹豫了,周鑫基础不差,这几天跟着看了不少病例,上手也快,您稍微点拨点拨,他肯定能进步飞速,到时候您出诊、处理急诊,多个人帮忙,不也轻松些嘛。”
郑旭横了吴峰一眼,佯怒道:“你小子,就知道给我揽事儿。”话虽这么说,神色却缓和了不少。他沉吟片刻,看向周鑫,神色严肃起来:“周鑫,我先跟你把丑话说在前头,急诊科可不是闹着玩的地方,跟着我,累是肯定的,作息没个准点,突发情况一个接一个,你要是吃不了苦,趁早别开口。”
周鑫一听,眼睛瞬间亮了,挺直腰杆,大声回道:“郑医生,您放心,我不怕吃苦,就怕没机会学本事,只要您肯带我,什么苦我都能咽得下。”
郑旭微微点头,算是应下了。周鑫兴奋得差点蹦起来,一个劲儿的向郑旭道谢。
明红的儿子恢复的不错,李哥他们得知了此事,今天有不少同行都来医院探望,陈景淮也一并跟了来。
明红简直受宠若惊,她跟大家只是同行而已,大家每天在路上跑车,平时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大多时候也都是擦肩而过时打个招呼,所以关系没那么好。但是大家得知她家里出了事,纷纷赶来医院看望,这让她觉得心里暖暖的,感动的直掉眼泪。
自从儿子受伤以后,明红把全部身心都扑在了孩子身上。医院的走廊成了她日夜徘徊的“战场”,她穿梭于各个科室之间,取药、送检、询问病情,脚步匆匆从未停歇。孩子病床前那一方小小的空间,承载着她所有的希望与担忧。
夜里,她也不敢合眼,稍有动静便惊起,只为第一时间照顾孩子的需求。长期的劳累与精神紧绷,让她憔悴消瘦,眼眶深陷,发丝凌乱地散在肩头,可即便如此,她眼中的坚毅从未消散。
同行们围在床边,看着孩子逐渐红润的小脸,纷纷出言安慰明红。李哥拍了拍明红的肩膀,粗声粗气地说道:“妹子,别太操心了,孩子这不一天天好起来了嘛,往后有啥难处,尽管跟咱大伙说!”其他人也跟着点头,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宽心话。
陈景淮站在人群外围,静静地看着这一幕,他眼中闪过一丝动容,默默走上前,递上一个厚厚的信封,轻声道:“明红,这是大伙凑的一点心意,给孩子买点营养品,补补身子。”
明红慌乱地摆手,哽咽着推脱:“这怎么行,大家挣钱都不容易,我不能收……”可众人哪肯依她,硬把信封塞到她手里。
明红感动得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孩子手术住院已经花了不少钱,往后还有一大堆的康复治疗,柴米油盐,都让入不敷出的明红心力交瘁。她紧攥着同行们凑来的信封,手指微微颤抖,那信封里装的不只是钱,更是沉甸甸的情谊与希望。
为了感谢大伙过来看望儿子,明红执意要请大伙吃饭,也不去什么高档地方,就在医院的食堂里点上几个菜,全当她对大伙的谢意。
李哥他们不好拒绝,便和大伙同明红一起去食堂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