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情动夏夜 > 第16章 第十六章

第16章 第十六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回到家,聂莞简单洗漱后,吃了几口陈景淮送的早餐,困意便如潮水般涌来,她倒在床上很快沉沉睡去。

再次醒来时,已是午后,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光束。聂莞伸了个懒腰,拿起手机,看到陈景淮的几条未读消息,问她今天有没有夜班,用不用来接她。

聂莞今晚上上大夜班,时间是从晚间十一点到第二天早上七点。聂莞不想一再的麻烦人家,便说没有夜班,让他安心工作。

发完消息,她趿拉着拖鞋走向厨房,简单热了热剩饭,对付了几口,权当是午餐。

饭后,聂莞打开音乐,放了几首舒缓的曲子,坐在窗边的小桌前,开始复习专业知识。护理学的知识日新月异,她知道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工作中应对自如。

阳光慢慢偏移,房间里的光影也随之变换,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天色已暗了下来。

聂莞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心中清楚又该为夜班做准备了。她走进浴室,温热的水从喷头洒下,驱散了些许疲惫,洗完澡后,换上宽松舒适的家居服。

简单吃了个晚饭,她再次坐到桌前,翻开之前记录的工作笔记,那些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都是过往夜班的经验总结:哪位病人夜间容易疼痛需要提前备药,哪个病房的灯有些接触不良得记得报修……正专注间,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科室群里的消息,护士长提醒大家今晚可能有突发情况,让大家做好心理准备,毕竟最近流感肆虐,急诊随时可能送来大批病人。

聂莞深吸一口气,默默在心底给自己打气。

临出门前,聂莞站在镜子前,仔细整理了自己的仪容,尽管夜班的疲惫大概率会爬上脸庞,但她希望以最精神的状态面对患者。

夜晚的风有些凉意,聂莞裹紧外套站在路边等出租车。不多时,车来了,一路上,看着窗外繁华都市渐渐安静,街边的店铺陆续关门,她的思绪却愈发集中在即将开始的工作上。

到了医院,换好工作服,戴上口罩,聂莞刚踏入护士站,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推车声,原来是急诊送来了一位因食物中毒而昏迷不醒的年轻人,身边还跟着惊慌失措的朋友。

“快,准备洗胃!”医生大声喊道。

聂莞迅速反应,手脚麻利地准备好洗胃设备,同时安抚着旁边那位几乎要哭出来的朋友,告知他不要惊慌,医院会尽全力救治。

昨晚送过来的那个从高空坠落的小男孩已经成功的度过了危险期,下午已经转入普通病房。听说孩子已经能正常喝水进食,看起来恢复的不错。

听说小男孩的妈妈放弃了工作,把全部身心都放在陪伴孩子身上,想必小男孩的妈妈肯定很自责,如果对孩子能多些陪伴的话,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所幸小男孩没有大碍,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夜里两点多,正是大地沉睡的时刻,医院的走廊却依旧亮如白昼,消毒水的气味在静谧的空气中弥漫,混合着一丝深夜特有的清冷。

她刚结束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救,从急救室疲惫地走出来,身上的隔离服还来不及脱下,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黏腻地贴着肌肤。

脚步有些虚浮,她抬手揉了揉酸涩的太阳穴,试图驱散连日来高强度工作积攒的倦意。目光扫向前方护士站,墙上的时钟指针不紧不慢地走着,每一下“滴答”都像是敲在她疲惫的心上。

路过一间急诊留观室时,细微的抽泣声传入耳中。她心头一紧,轻轻推门而入。病床上,一位年轻的母亲正侧身搂着孩子,孩子烧得通红的小脸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惹人心疼,母亲压抑着哭声,肩膀微微颤抖,怕惊扰到孩子,又忍不住哭出声来。

她快步走到床边,伸手轻轻摸了摸孩子滚烫的额头,又查看了一下点滴的进度,低声安慰道:“别太担心,孩子体温已经降了一些,用药后很快会好起来的。”声音轻柔却透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最近流感肆虐,有很多大人儿童已经中招,让本就超负荷的医院更是雪上加霜。观察室里的病床一床难求,新送来的患者只能在走廊临时加床。

原本宽敞些的走廊,此刻被塞得满满当当,一眼望去,尽是横七竖八的简易病床,以及围绕在床边忧心忡忡的家属。

聂莞回到护士站坐下,开始整理病历。那些密密麻麻的记录,承载着一个个生命的重量与希望。还没等她录入完一条信息,紧急呼叫铃突然尖利地响了起来,

没过多久,走廊尽头传来匆忙且杂乱的脚步声,她瞬间绷紧神经,站起身来。

果不其然,急诊送来了三位高烧不退、咳嗽不止的患者,后面还跟着一群神色焦急的家属。她迅速迎上去,和同事们一起有条不紊地将患者安置到病床上,量体温、测血压、连接心电监护仪。

急诊室里一时间充满了此起彼伏的仪器蜂鸣声、患者的痛苦呻吟声和家属们的问询声。

聂莞一边安抚着一位情绪有些激动的老奶奶,告知她医生马上就来会诊,别太着急;一边眼睛扫向输液架,确保点滴流速正常。这时,她突然想起笔记上记录的那位夜间容易疼痛的病人,趁着这间隙,赶忙跑去备药,以防万一。

许一娜干活利落,手脚麻利,同时为三个患者看诊。夜班医生本就少,真是一个顶三个用,忙的不可开交。

聂莞和崔洋收到医嘱,马不停蹄地开始为患者配药、打针。

聂莞干活时专注又认真,额前的发丝早已被汗水浸湿,几缕碎发贴在脸颊上,她也无暇顾及。

崔洋一边配药一边同聂莞聊天:“莞莞,现在的流感也太多了吧,一茬接一茬,每次来流感,咱们的工作量又多了不少。”说着叹了口气,“唉,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聂莞把空安瓿瓶扔进医用垃圾桶里,附和道:“谁说不是呢,这波刚消停没几天,下一波就接上了,感觉都没个喘息的机会。”

崔洋也连声附和道:“而且来的患者症状一个比一个重,好多人还不听医嘱,稍微好点就自行停药,结果反复得更厉害,又回来遭罪。”

小静一直在旁边打下手,也加入了聊天的队伍中,“是啊,咱们苦口婆心交代,人家不当回事儿,到时候病情反复还得埋怨咱们没治好。昨天那个大爷,我跟他讲得明明白白要居家隔离满一周,结果第三天就跑出去下棋,这下可好,全家都被传染了,又一股脑全送来了医院。”

聂莞手上配药的动作没停,“这种情况太多了,咱们能做的也只有尽力而为。”

忙完这一波,刚准备坐下歇口气,手机又“嗡嗡”震动起来,是护士长在群里的新指示:儿科急诊告急,需要抽调人手支援。

她没有丝毫犹豫,抬手擦了擦汗,快步朝着儿科急诊走去。

走廊的灯光在脚下拉出长长的影子,映照着她疲惫却坚定的背影。儿科那边更是哭声、叫声交织一片,小小的身躯在病床上瑟瑟发抖,家长们满脸都是心疼与无助。她的心猛地揪了一下,立刻投身到这混乱之中,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协助儿科的同事们登记信息、安抚孩子、进行初步的病症处理。

夜越来越深,医院里的忙碌却如潮水一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她感觉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但只要看到孩子们减轻了些许痛苦,累点也值了。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护士这份职业,它就像个出气筒一样,成为了患者们撒气的“首选”。

有一位孩子的家长,因孩子用药后仍持续高烧,满心焦虑与怒火,一把拽住路过的聂莞的胳膊,力道之大,让聂莞手中的托盘差点掉落。

聂莞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仰起头,望着怒目圆睁的孩子爸爸,强压内心怒火,礼貌问道:“请问您有什么事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