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能用透亮的白纱在不喧宾夺主的情况下贴上去,那琉璃水滴也会坠在白纱下。
蓝色长摆褶裙,裙尾堆叠,凌乱却有序,白纱梦幻着点缀其上,金线飘荡着,汇集着汹涌的海浪,日光照射,琉璃晃着,像极了鱼群在海里自由地游。
你说怎么坐,日常能用得了吗?
不好意思,概念品向来是欣赏的。
不作日常使用。
巧文梦里不断蹬着腿——
那褶子得细点,要不锦缎直刷刷下来不仙气,那颜色得慎重染,一定是天空蓝,重色的不好搭配,哎,可也不能太浅,裙摆做得胖些,就像大胖锦鲤般,让人一看就心生欢喜……
日上高照,未等鸡鸣,巧文便醒了,从美梦中。
出门恰巧碰见了薛枝,对方似没睡好,迷蒙着。
“巧娘?”
“早上好。”
这还是和巧文学得呢。
哈欠是会传染的,巧文速速打了一个,醒神提脑。
“今天缎子就要回来了罢?”
她激动地问,薛枝笑一笑。
“是啊。”
两人一同去了驿站取了缎子来,薛枝将午饭烧上,在看巧文研究走线。
“巧娘,我想那日这裙衫只这一件,你又不卖,那要不要干些别的?”
巧文头未抬,但听薛枝说着。
“我想,不能浪费这次机会,咱们得想方把人群引向衣肆。”
“要不,咱们直接将衫裙打包过去?”
薛枝在榻上摇摇头,自顾自反驳。
“寺院不让卖东西。”
巧文耳朵动着。
她早想过这个问题,那么多流量,不能全转换到衣肆就太可惜啦。
是的,她十分灵活,主观能动性十分的强。
这件事她又有了个花样。
不就是带货吗。
先付后买,一场表演,全看演技。
她准备做些凭证,到时饥饿营销,从众效应等心理学社会学一起上,不能直接买衣物,那换些衣票总可以了吧。
这个时候别说衣票粮票了,连最基本的银票都没有呢,官府对这类东西定义不清,也就没多大功夫去管理,再者,人家看完戏募捐几个子又如何,这不常见的事嘛。
到时还要找几个人在人群里喝一喝,一唱一应,良多算计,朴实的人民,还不纷纷被迎进这狡猾的营销里。
巧文决定,戏场结束,当天,她必须要回本。
她还要扩大经营呢,这区区四只手可真干不来这么多活。
开分店,开分店,招绣工,招绣工。
巧娘子要门满天下。
巧文心里美滋滋的,薛枝那边也沉默着。
他自认在生意买卖一行还算上道,年初铺子败落他一人来往江北河南也无岔子,可见他还是个不错的商人。
可自从巧文上了道,他才知道什么叫天赋。
机关算尽,经验列满,不如巧娘自信一笑。
罢了,罢了,他便跟着巧娘混吧,总归两人你是我的,我是你的,也分不开。
没什么不合理的,他暗自决定了,今后就做个总账罢。
他观察过,巧娘总算还在这算计上缺了些火候。
“薛枝?”
“嗯?”
“准备笔墨纸砚了。”
薛枝闻言望向那边,仍是那个笑容,竟他感到安心。
巧文不知何时与那霸道总裁的形象重合了,让薛枝这个看起来儒雅的家伙暗地做了她的迷妹。
薛枝按按头,君子当自强,他得再复习一下毕生所学了。
总有用得上的。
他低下头,看向槐树下不停摇曳的身影,问道。
“饭快好了,边吃边讲?”
那边头也不回。
“嗯,去吧。”
“……”
一顿饭过,又是一个炎热的午后,两百张凭证俱以写好。
纸不够了,这才提醒巧文,不要贪多。
这两百件虽远远不够,但她不止要做这一件衫裙。
今后事多变,她难道就不出些别的款式应对?
薛枝一直静静等着,见巧文确定不要了才停笔。
夜幕降临,薛枝才又在每张凭证下画上了独属的标记,一个大胖鱼,简单易画好认。
他郑重叠好,放置案上,这才脱衣入眠。
是夜,两人均睡得熟,可不知几十里地外的京城,一群人熙熙攘攘,虽不相识,虽处各地,却纷纷为巧文的衫裙失了眠。
一场惊变正在酝酿,各家衣坊捣液声不停,有些染料确实晚上上色较好,夏日气温高,也就夜晚凉快些,因此这些人干活也利索些。
“快些,明日东家要看成品呢!”
“再不成,大家咱还得熬!”
几人唉声叹气,已入眠的东家们也未睡得香。
不知何时,也就几天前,各个老主顾竟纷纷要什么那残色裙?
这些年确实也疏忽了,京城有这般衫裙竟也不知,还需客人亲自上门拜访。
最终几番打听,几般周折,才得了一件,连夜研究。
真是天下大有人在。
这一看,便知,今后有段时间,这衣行不会安生了。
月上高枝,咱大唐的月总是这么美,细想想,却也应有此类衫裙相称。
京城无聊,有些乐趣,却也是好的。
虫声稀碎,是夜,倒还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