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差带承重柱装饰板夹层红外热像仪+微距红外测温枪,证明暗门滑轨曾在此处固定。
宁向晚站在现场,进行了详细的案情还原与深入分析。
“魏申在打扫现场前用吸尘器制造出‘无痕假象’,却百密一疏,忽略了两个关键细节。”
其一,绒毛倒伏方向:这一细节明确指向了魏申操作吸尘器的起始点,也就是包厢门。
“魏申站在包厢门附近,从内向外清理地毯,妄图掩盖地毯上的痕迹。”宁向晚清晰阐述。
其二,碳化硅颗粒链:吸尘器清理时形成的“逆向轨迹”,无情地暴露了魏申的移动路径必定经过空调出风口。
“这些颗粒链清晰地指向空调出风口,说明魏申曾在这里实施过某些操作。”宁向晚继续剖析。
宁向晚和苏念安的不懈努力与细致勘查下,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魏申煞费苦心,企图通过清理地毯和安装临时装置来掩盖痕迹,这些自以为是的举动,却反而成了暴露其行踪的关键证据。
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逐渐清晰。
魏申凭借着安防系统工程师的身份,对109号包厢的内部结构暗中动了手脚。
宁向晚迅速找来拥有包厢磁卡开启权限的前台主管龙军了解情况。
龙军神色慌张,说话结结巴巴,坦言没有魏申的设计图,只能提供109包厢的三维立体图。
“宁队长……你们看看这个行不行?”龙军满脸紧张,小心翼翼地将平板电脑递了过去。
宁向晚滑动着屏幕,微微皱眉,摇了摇头:“三维立体图看不出什么,我们必须要原始的包间设计图,马上给我调出来。”
龙军连忙点头,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急忙指着某处说道:“宁队长,有办法!魏总的电脑有备份数据的习惯,那些重要的数据图纸说不定就在他的电脑里。”
宁向晚当机立断,安排周晋勘察魏申的笔记本电脑。
周晋迅速将电脑连接到技术科的专业设备上,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一系列复杂的指令输入进系统。
他启用了先进的密码破解程序,利用算法不断尝试各种可能的密码组合。
随着程序的运行,屏幕上的字符飞速闪过,周晋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
终于,在经过多次尝试后,电脑成功登录。
周晋熟练地打开文件管理系统,开始全面搜索相关文件。
一番查找后却毫无收获。
他意识到魏申很可能对文件进行了特殊处理。
周晋调用了文件深度扫描工具,对电脑的存储区域进行细致排查。
很快,一些隐藏的文件夹显现出来。
这些文件夹都设置了权限加密,无法直接打开。
他再次运用技术手段,破解了文件夹的加密权限。
打开文件夹后,里面层层嵌套着子文件夹。
周晋仔细分析文件夹的命名和排列规律,从中筛选出可疑的文件夹。
当打开一个看似普通的子文件夹时,他终于发现了几个文件名中带有“包厢设计”字样的文件。
他迅速点击打开,详细的会所包厢设计图展现在眼前,包括整体结构和隐藏机械装置的说明。
周晋立刻将设计图拷贝到安全存储设备中,仔细检查文件完整性后,断开电脑与设备的连接。
一份设计图由此展开而来:
折叠式气压门巧妙地安装在包厢承重柱内部。
魏申利用自己的安保权限,非法获取建筑图纸后,精心设计了这一隐藏结构。
1.碳纤维折叠门板:厚度仅5mm,却十分坚固,展开后能形成60cm高的通道。其轻便的特性为整个隐藏结构的运作提供了基础。
2.滑轮组+配重块:借助重力势能,实现了0.5秒的快速开合,速度之快,几乎让人难以察觉。
3.铜制齿轮联动装置:通过手动旋转手柄触发,齿轮咬合时发出的细微声响,因房间隔音层的作用,即便在包厢内也难以被察觉。
清理痕迹:魏申在打扫现场时,用吸尘器清理轨道灰尘,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却忽略了配重块复位弹簧的摩擦碎屑。
这些碎屑最终被吸尘器吸入,在地毯上形成了关键的碳化硅颗粒链,成为了暴露他罪行的线索。
伪装接缝:在门框边缘涂抹与地板颜色相近的聚氨酯密封胶,肉眼几乎无法察觉接缝的存在,进一步掩盖了折叠式气压门的秘密。
魏申有着强烈的强迫症,他每日凌晨3点检查系统时,会用激光水平仪校准门板位置,确保门板与墙面完全平行。
这一看似平常的习惯,实则是他掩盖门存在的手段,还顺带将任何可能留下的痕迹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宁向晚和苏念安站在包厢内,对着周晋从魏申电脑中调出的设计图仔细研究。
宁向晚指着屏幕上的设计图,神情严肃:“这就是魏申精心设计的隐藏结构。他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打造了完美的‘无痕’包厢。”
苏念安点头认同:“他每天凌晨校准门板位置,清理轨道灰尘,自以为能瞒天过海,却不知这些细节反而让他露出了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