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远这次回来便不再返回私塾,而是即将启程前往州府,参加院试
晚上,用完餐后,李大河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修远这次去州府参考,得有人陪着才行。”
秦丽芳担忧地点点头:“是啊,一去就是两个多月,总得有个照应的人。”不然她们在家里实在是不放心。
李明远放下筷子,无奈地笑了笑:“我这腿脚,去了也是给二弟添麻烦。”
周兰的情况更是不可能,目前他已有身孕,且尚不足三个月,也不宜奔波劳累。
李倩眨巴着眼睛:“要不,我去?”州府她还没去过呢,想去!
“胡闹。”李父皱眉,“你一个小姑娘家,哪能独自跟去考场?”
饭桌上又安静了下来,下一瞬,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到了顾笙的身上,秦丽芳温和一笑:“笙哥儿,家里现在能陪修远去考试的,就剩你了。”
顾笙一怔,下意识看向李修远。
他陪李修远去考试吗?他还真没陪人考过试呢,特别是在这古代,还真想去看看古代的科举考场是什么样的。
李修远面露冷峻,此刻也略显错愕,手中紧握的筷子不自觉地用力,却没说话。
顾笙眨眨眼,看到原主没有提出异议,便爽快地答应了,“好啊,李修远,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对了,我们怎么去?”
这哥儿,是否表现得过于积极明显了些?李修远心中暗道,但还是回答了问题:“明日,乘船去。”
乘坐船只需十多天的时间,要是走陆地则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那样他该早就出发了,以免耽误行程。
一说到同窗,李修远便想到了张子谦,这人似乎对顾笙有意,这下二人又要再次见面了。
头疼!
顾笙没想到行程这么赶,但想想也确实,考虑到州府距离遥远,确实需要提前到达,并留出时间休息和适应环境。
吃完晚饭后,顾笙找了李叔和李家大哥,交代了工坊的后续工作,顺便提及了合作社的计划,他希望二人与里正商议,召集全村合伙开设鱼塘。
如今鲜味粉原料越来越紧俏,上水村后山的洼地,一旦引入活水,就是现成的鱼塘。
“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就是:愿意入股的就按出资比例分红,日常管理则交给李勇带一青年团队负责,工钱另算。”
李大河听完后突然站起身来,凳子在地面上拖拽出巨大的声响。
他凝视着顾笙,心中暗想,笙哥儿这脑袋到底是咋长的,怎么想到这些的?“这、这事要成了,可是造福子孙的大功德啊!”
“我算过了。”顾笙继续说道,“就算最差的情况,鲜味粉工坊也能包销三成鱼货,要是行情好......”他顿了顿,“投十两为例,年底至少翻这个数。”
李大河父子二人倒吸一口凉气,五个手指头在他们眼前晃,那就是五十两啊!
“笙哥儿放心,这事惠及全村,我们一定会和里正好好沟通。”
夜晚,顾笙在自己屋里收拾东西时秦丽芳没一会就进来了,她一进房间门便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笙哥儿,这里有些碎银,到了州府别委屈了自己。”
“婶子,您这是......”顾笙有些哭笑不得,他给他们发工资,结果这钱又回到了自己的手里?!
他刚要推辞,就被秦丽芳按住了手。
“家里现在宽裕了,这一切多亏了你,”秦丽芳紧握着顾笙的手,千言万语汇成了轻柔的拍打,“修远那孩子性子冷,但心是热的,这次路上,你们好好处。”
顾笙了然一笑,“婶子放心,我会照顾好他的。”
次日清晨,村口的老榕树下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李家全族几乎都来送行,连里正也拄着拐杖站在一旁。
“记住,别有负担。”李大河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修远轻轻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正在与母亲说话的顾笙。
今日,哥儿穿了一袭靛青色的长衫,头发依旧随意,一半别着簪子,另一半则自然垂落,却显得格外精神。
“二哥,你可要看好我的二哥夫!”李倩见状悄悄凑到李修远耳边,声音却故意放大,“州府英俊才子多,别让人拐跑了。”
李修远耳根一热,偷眼去看李修远,正对上哥儿迅速移开的目光。
“胡说什么!”李修远轻声呵斥妹妹,转身对父母、亲族及里正行礼,“父亲、母亲,我们这就出发了。”
在马车上,顾笙问道:“我们直接去码头吗?”
“先去镇口与他们汇合。”
随后,两人便都不在说话,沉默地走了半个多时辰,太远已经爬上了东山头,镇上的茶棚口,三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正在等候。
“李兄!”一个净白的书生率先看见了李修远,起身相迎,却在看到顾笙时明显一愣,“这位是......”
“顾笙。”李修远简短地回答,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他可不想再听到顾笙说什么哥哥、弟弟的关系!
先前两人因这件事莫名其妙地冷战了几十天,已经足够了。
“原来是顾......老板啊!”周林安立即恍然大悟,“久闻大名,今日终于得见,李兄好福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