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幕下无声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

初夏的阳光透过偌大的落地玻璃,洒下白晃晃的光晕。

位于市中心的富源酒店,此刻正举办着一场盛大的发布会。会场内人声鼎沸,记者们几乎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长枪短炮对准舞台,等待这场备受关注的亮相。

这部名为《暗潮》的电影,从筹备之初便争议不断——

题材敏感,投资起伏,主创阵容却异常豪华。

在资本市场谨慎观望的当下,它成为了整个影视圈最受瞩目的焦点,无论是支持者还是质疑者,都想看看——这部电影,究竟能否打破所有不确定性?

主舞台正前方,制片人程今与主演阵容在主持人的介绍下依次入座。

她穿着一身简洁干练的黑色西装裙,发髻绾起,眉眼冷静,气场沉稳。聚光灯落在她身上,使她在一众演员间显得格外独立而锋利。

她是业内极为少见的年轻女性操盘手。

过去三年,她凭借一系列票房与口碑双赢的作品,在行业内崭露头角,被视作最有潜力的制片人之一。

但这一次,她选择了警匪卧底题材,项目规模更大、风险更高。资本曾经给予她的信任,这一次却没有她想象中那般稳固。

她的视线在台下人群中扫过,目光短暂停留在前排摄影记者的闪光灯上。

与往常不同,今天她的心弦绷得更紧。

她清楚,《暗潮》是一场豪赌。

赢了,她在这个行业的话语权将更进一步,没人再敢轻易质疑她的能力;

输了,先前所有的光环、荣誉、资源,或许都会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这不仅是一部电影的成败,更是她在这个行业立足的筹码。

记者席上,有人抓住空隙,率先发问:“程制片,听说《暗潮》早期投资方曾多次观望,甚至一度差点撤资,您是如何说服他们重回谈判桌的?”

程今微微抬眸,看向那位年轻记者,语气平稳:“我用剧本和前期调研证明,这是一个能打动市场的故事。当然,能否最终实现,还需要整个团队的努力。”

记者显然不满足,话锋一转,抛出了更具挑衅性的问题——

“可是,在帮派、卧底、警匪这些题材领域,您过去并无经验。有人质疑,女性制片人对这类类型片并不擅长,您怎么看?”

这句话落下,场下的空气一瞬凝滞了几秒。

娱乐圈从不缺对女性从业者的刻板印象。

程今并不陌生这样的质疑——只要她主导的项目涉及高投资、高风险,总有人会将“女性视角”“能力高低”与项目成败强行挂钩,仿佛她的成功只是侥幸,而失败则是必然。

她微微顿了顿,神色平静如常:“拍电影是一件专业度极高的事,而专业,与性别无关。”

她顿了顿,继续道:“项目是否成功,终究要看观众买不买账,而不是看制片人的性别。”

她的回答滴水不漏,依旧礼貌,但也没有给对方留下任何可以继续攻击的缝隙。

然而,她很清楚,这场发布会上的每一个问题,都像是在用放大镜检视她。

资本和市场,从来不介意捧出一个耀眼的女性,但一旦风吹草动,他们也会用最冷漠的方式将她踢下牌桌。

2

“那么,请问主演沈宴先生。”

另一名记者迅速抓住机会,话锋一转,将问题抛向坐在程今身边的年轻男演员。

“对您来说,这个角色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据我们所知,您近两年在业内口碑甚佳,但仍缺少真正分量级的奖项。为什么不选择更有把握的商业片,反而投身这样一部高风险作品?”

话筒落下,众人的目光随之聚焦。

沈宴身材修长,五官干净,坐姿不算拘谨,却自有一股沉稳自信。他并非顶流,也不像很多新生代偶像那样急于曝光,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在各类影视作品中不断打磨演技,靠实力与口碑攒下了足够的行业认可。

但——距离真正爆发、拿到分量级奖项,似乎总还差临门一脚。

这一次,他的选择,无疑带着某种冒险的意味。

沈宴接过话筒,唇角带着一丝浅笑,声音温和而坚定:“我很喜欢这个角色的双面性。他既是警察,也是帮派卧底,对人性、信念有着深入的纠葛。我一直在寻找机会挑战更复杂的角色,正好遇到了《暗潮》。”

他的语气谦和,不卑不亢。

但记者并不打算就此作罢,追问直指核心:“那您觉得程制片能驾驭吗?据传项目投资一度陷入僵局,这次若再出现意外,可能会影响您的事业。”

台下的气氛微微一滞。

沈宴微微抬眼,似是无意地看了程今一眼,然后才接话,语调依旧沉稳:“我相信程制片有足够的能力和判断力。”

他没有刻意地护短,也没有回避风险,而是用一种冷静的信任态度回应质疑。

程今迎上他的视线,不置可否地微微点头。

她不需要谁替她背书,甚至不需要谁刻意为她站台。

她只想把项目做好,而她也相信——只要剧本扎实、导演团队优秀、演员演技在线,资本最终会看到它的价值。

3

发布会结束后,剧组在酒店宴会厅设宴,招待投资方、导演以及主要演员。

喧闹的人群中,程今先是与监制、导演简单寒暄,然后拿着酒杯,逐一与投资人交流。

她的神色始终镇定自若,但心里却很清楚——在资本场上,没有真正的同盟。

他们可以在你辉煌时频频举杯,也可以在风险来临时毫不犹豫地撤资。

只要资金无法实现最大化回报,他们随时都会抽身离场。

“程制片,听说你们这次的资金还有缺口?”

一个始终带着微笑的投资代表端着酒杯凑近,语气不疾不徐:“我们公司对这个题材很感兴趣,但毕竟□□犯罪类型风险不小……不如增加点流量保证吧?”

他微微顿了顿,带着点试探意味地补充:“比如调整一下剧情,给小鲜肉加个角色,带带流量,稳住票房基础。”

程今端着酒杯,微笑示意:“谢谢建议。不过,剧本已经定稿,贸然加戏会破坏整体结构。”

她语气礼貌克制,不显抗拒,但也不露妥协的缝隙。

可对方却明显不打算就此罢休,顺势追击:“但商业片嘛,票房才是核心。你看,现在年轻观众才是主力市场,流量明星至少能确保基本盘,投资人才有更稳妥的回报,对吧?”

这番话并不新鲜。

在影视市场里,这种资本干预早已是老生常谈——他们不在乎故事质量,只要能最大化收益,哪怕让流量明星来演一个根本不适合的角色,都在所不惜。

程今心里清楚,这种对话不会有直接结果。她能周旋,但无法用只言片语改变对方的投资逻辑。

想让资本相信她的选择正确,靠的不是辩论,而是更硬核的市场数据。

她需要一个更强力的底牌,让他们主动选择相信,而不是继续试探。

“我再和团队商量。”程今保持着礼貌的微笑,留下一句相对得体的回应,随后轻轻举杯示意,转身离开。

走出几步后,她悄然深吸了一口气。

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但今天,她明显比往常更感到疲惫。

就在她走神间,身旁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你看起来不太好。”

程今扭头,看见沈宴站在不远处,手里端着一杯像是果汁的饮料,视线微微落在她身上,语气随意,却带着一丝观察入微的笃定。

“要去楼下透口气吗?”

她微微挑眉,语气淡淡:“导演还在等我们商量拍摄流程,我哪里有时间去透气?”

沈宴轻轻笑了笑,目光淡然:“他现在正和摄影指导讨论分镜,大概还要二十分钟。”

程今怔了一瞬,随即意识到——他在给自己找一个开脱的理由。

她本不想在这种场合和演员私下接触太多,但她确实需要一点缓冲,免得继续被资本谈判的气氛消磨得喘不过气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