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星越山河 > 第19章 越关山的日记(10)

第19章 越关山的日记(1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书的前主人显然不大爱惜它们,内页布满了各种涂涂画画,潦草的笔迹写着几个下流段子,插图的人物被涂黑了大半。

不过,没关系。

我用指尖轻触规整的印刷体,感受到纸张的皱褶在皮肤上留下不规则的颗粒感。

鲁迅、老舍,雨果、济慈,苏轼、柳宗元……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从我的眼前与指尖掠过,这一刻的欣喜盖过半年来我所有的岁月。

“谢谢你!阿姐!”我大力地抱住她,几乎把自己挂在她的脖子上。

她又惊又喜地回抱住我,同时低声叫我别太兴奋,他就在隔壁,会被发现的。

她的话一下把我从狂热的边缘拽回现实,但我还是很高兴,从来没这么高兴过。

是,我没法去上学,甚至没法离开家,可那又怎样?哪怕结果是一场空,也该抓紧梦的尾巴,开心一下。

不是为了走出去,仅仅为了被我握在手中的知识,为我又一次与外界取得了联系。

我没有被世界抛弃。

-2009年10月27日-

傍晚时他带着狂喜冲回来,抱着阿姐转圈,嘴里说着阿姐是他的福星。

阿姐满腔疑惑地叫他放下自己,而在一旁围观的我已经看出了端倪。

他从兜里掏出钱包,鼓鼓囊囊的,一看便知道是赢了不少。

他打开钱包,抽出一叠钞票拍到阿姐手上,说她这些天来受累了,这些全拿去补贴家用。

他随即挺胸,一幅得意模样:“这些钱,我明天就能再挣回来!”

挣回来,说得可真好听。以为我们真被蒙在鼓里,满心觉得他是去外头辛辛苦苦打工挣的钱呢。

“你——”阿姐攥着钱,眼睛转动一圈,下定决心想要开口。

“那要是你明天赚不回来怎么办?”我迈步到阿姐身前,率先开口。

“你什么意思?”他挑起一边眉毛,语气中带上了不悦。

“哎……”阿姐拉住我的手,轻轻晃动,示意我别和他起冲突。

我依旧微笑,只在身后稍稍摆手慰藉阿姐。

“打个赌呗,阿爸。”我说得轻松,也放肆。

他的嘴角垮下去,但因为今天心情好,也没有和我翻脸:“你想干什么?”

我转身从阿姐手里拿过钞票,飞快地点了一遍。六千块钱,比他从前辛苦打工半年挣得都多。这种无本万利的事情,怎么会不心动呢。

“你‘赚’这么多,本钱是多少?”我把钱还给阿姐。

“什么本钱?”他企图装傻,“这是老子自个儿靠真本事挣的!”

我很想嗤笑一声,忍住了,只略挑眉点头当做回应。

我瞄一眼他的钱包,里面还剩千把块:“就你手里的这些钱,五天时间,如果能‘赚’回六千块,那么以后家里的钱就随你花,包括我,哪怕你明天就把我嫁出去,我也没一点怨言。”

“但如果你没‘赚’回来……”我眯起眼睛,“舅公当了村长,姨婆家的表舅是镇上派出所的所长,他们都和奶奶一样,最恨赌博了。”

“如果让他们知道你在干什么——”

“小婊.子你敢威胁我?”他猛扯我的衣领,几乎要把我揪得双脚离地。

我感到呼吸困难,衣领摩擦皮肤,带来阵阵刺痛。他真的能杀了我。这想法在我脑中漂浮。

可我仍旧笑着。因为我戳到了他的软肋。

十二年来,我第一次站在了他的上风。

-2009年11月8日-

事情似乎在变好。好得不真实。

阿姐的竹编卖得很好,每次去赶集都能卖出很多,最近还接到个大单子,能挣不少。

他前天垂头丧气回来,因为输了钱也输了赌注,在我们面前也没多说两句,自己回房呼呼大睡。这两天他没出去赌,起了大早去帮阿姐砍了竹子回来。一幅要痛改前非的样子,其实只是因为我手里捏着他的把柄。

他鲜少遇见这样受制于人的情况,讨好我们的方式显得刻意。

我白天也学着做竹编,我学得很快,没多久就能做得有模有样的。到了晚上,我悄悄点灯看书,阿姐给我的手仔细涂上药膏——做竹编是个很费手的活儿,阿姐手指上的厚茧正是因此而来。我还不熟练,被竹刺扎得更多,每天晚上手都会肿得像萝卜。

阿姐比我想象的还要聪明。

书上的物理公式她看一遍就全懂,数学也是一样,说起化学元素来,能把周期表从头背到尾。我翻开课后题给她,她竟一下做出全对。

她腼腆地搓搓手,说她以前学过,还记得一点儿。

我认真地按住她:“阿姐,这可不是一点儿,你学得比我好多了呢!”

她并不习惯这样直接的夸奖,连连摆手:“没没没,我也就剩这点小聪明了。”

我吸一口气,想继续反驳,可忽然间,怎么也无法把话说出来了。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

我,还有阿姐,对着一套破旧的课本,对着不可能再回去了的学生时代,争论永远也用不上了的学习天赋,还有什么用呢?

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妈妈。在被拐卖到这里之前,她是个大学生啊。然而在这里,她从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有任何用武之地吗?

我的记忆力很好,阿姐算数特别快,我们现在能用这些天赋做什么呢?

只有算一算家里的账,清楚哪只母鸡总生软壳蛋要多补点营养、哪只猪晚上总叫唤怕是吃错了东西,盘算哪些竹编款式好卖、之后可以多编一些而已。

仅此而已。

学校和生活格格不入,我们主动或被迫地走上同一条歧路,无法回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