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颁一个好哥哥奖,那姜兮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
无论凌辛闯了多大的祸,他永远挡在前面,将所有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尽管他们都已经知道了真相,但姜兮始终不松口。
在姜兮的庇护下,凌辛度过了一个很快乐的童年,当然也是一个很放肆的童年。
这让凌辛逐渐开始无法无天、肆无忌惮了,到后来,在姜兮的宠溺下,他甚至有点不把姜兮放在眼里。
他觉得捉弄谁都没有捉弄自己的哥哥有意思。
姜兮也很乐意陪他玩,根本不会生气。
7岁的时候,两人进入小学,自我介绍的时候老师问姜兮为什么叫什么名字,姜兮说:“兮有很多谐音,希望,晨曦,都是好词,但如果这么取的话就太普通了,所以用了兮,妈妈说它无实义,就可以把它当做很多词。”
轮到凌辛的时候,老师也问了这个问题,但他答不上来,于是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问刘小兰。
刘小兰一听凌辛问自己名字的由来了,乐乐呵呵地说了原因,本以为自己家儿子那么喜欢姜兮,听了以后会很高兴,没想到他一张脸却板了起来,说自己不喜欢这个名字,要去改掉。
刘小兰坚决不同意,母子俩因为名字这个事吵了没有九十九次也有一百次了。
凌辛的想法很简单,当时他正值男孩的第一个叛逆期,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他就想他是他,姜兮是姜兮,为什么一定要和他扯上点关系,就算是哥哥,也不行。
他应该拥有一个独一无二,属于自己的名字!
他将这份不满发泄到了姜兮的身上。
凌辛不像小时候那样,整天“哥哥哥哥”叫个不停了,甚至对姜兮慢慢产生了讨厌的情绪。
是的没错,讨厌。
他讨厌自己的名字来自于姜兮,讨厌自己的妈妈一直提起姜兮的好,讨厌姜兮那么优秀将他衬得一无是处……
姜兮丝毫没有感受到凌辛的变化,只是觉得自己的弟弟要比往日调皮了,不过他身为哥哥,应该多包容一些。
于是凌辛仗着姜兮的包容开始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他不写作业,把它全部推给姜兮,他捉弄其他同学,道歉的总是姜兮,他整天玩耍不着家,挨骂的还是姜兮。
姜兮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对凌辛太纵容了,这样会把弟弟养坏的,但他刚要发脾气,凌辛举拉着他的手一摇一晃,娇滴滴地喊“哥哥~”,撒娇撒得仿佛一盆凉水破在姜兮身上,姜兮没了一点脾气,只好又告诉自己,他是哥哥,应该多包容一点。
凌辛和姜兮几乎干什么都要粘在一起,一起上学,上课的时候是同桌,一起放学,出去玩也是一起,小时候没感觉,随着年龄的增大,凌辛逐渐感觉无聊起来。
姜兮好闷,一点都不好玩。
后来有人告诉他,姜兮只是他哥哥,哥哥不需要随时随地黏在一起,他应该要有自己的朋友。
凌辛想:他说的对啊,他从小到大一直和姜兮在一起,都没什么朋友。
凌辛慢慢开始远离姜兮,上学放学还是一起回家,但是换了同桌,小组活动和体育组队凌辛的选择对象也不再仅限于姜兮了,他有了朋友,很多朋友,他要和朋友们一起玩。
到后来,放学回家也不和姜兮一起走了,他揽着交到的新朋友,和他们去逛学校附近的小卖部,买一包辣条分着吃,讲着校园里的趣事。
其实姜兮一开始是等着他的,在不远处背着书包站的板板正正,等着凌辛和朋友们玩完一起回家,这让凌辛感到十分的不尽兴。
他朋友也是这么觉得的:“你哥站在那里像催命鬼一样,看着好烦,他为什么一定要等你啊,他自己不能回家吗?”
“没办法,他是我哥呀。”凌辛无奈道。
“亲哥吗,你们姓不一样诶。”小伙伴发现了盲点。
凌辛说:“不是亲哥,我妈说我们是小时候拜了把子的兄弟,他比我大一点,所以我要喊他哥。”
小伙伴说:“既然不是亲哥,那他就没资格管你啊,再说,就是亲哥也不带这样的,比如我和我哥,他比我大六岁,别说管我了,我们之间都不太熟,住一起话都说不了几句。”
凌辛恍然大悟,原来兄弟之间不需要这样。
凌辛在第二天早上跟姜兮说让他晚上放学别等他了,等姜兮又拿出那套兄弟论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地说:“你又不是我亲哥,管我那么多干什么。”
姜兮楞了一下。
“但……”他不知道如何回应,说话卡了壳。
“我是你哥”这套说辞,在凌辛这边再也不管用了。
姜兮其实还坚持了几天,但凌辛已经和他提出不和他一起回去了,所以就算他们结束了准备回家了,凌辛也没有在去到姜兮身边肩并肩回家,而是和好朋友们勾肩搭背着回去。
连一个眼神都没有分给姜兮。
于是姜兮不再坚持,此后他几乎都是一个人走回家。
刘小兰敏锐地察觉到了两个孩子的关系变化,在某一天晚上询问凌辛:“你和姜兮怎么不一起回家了,你们闹别扭了?”
“没有,哪来的别扭,我和我朋友一起回家,当然就不和他一起了。”凌辛解释。
刘小兰讶异:“你以前不就喜欢缠着你哥嘛。”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凌辛撅撅嘴,忽然有些不喜欢以前的自己,想想就觉得像个傻子,“又不是亲哥,我肯定不可能缠他一辈子吧。”
凌辛觉得无所谓,刘小兰却很在意两人之间的关系,于是两家人之间的聚会逐渐多了起来,从一周一次变成了一周三次,只为增进两人之间的兄弟情谊。
刘小兰和许美分别对凌辛和姜兮说:“快给你哥哥夹菜。”,“要给你弟弟夹菜。”
虽然氛围和以前差不多,但总觉得什么发生了变化。
凌辛其实没有察觉到这些细微的变化,他心大肺大,根本不觉得有什么,和从前差不了太多。
比如作业还是求姜兮给他抄,出事了,他还是会第一时间找姜兮解决问题,姜兮也还是跟从前一样,只要叫他两声哥哥,便如顺水行舟,凡事迎刃而解。
姜兮其实有在默默做着改变,他知道凌辛嫌弃他太闷,所以他买了一本笑话书,熬夜背了很多笑话,只是这些笑话从他嘴里讲出来,就变了味,变得一点都不好笑了。
但他还是没有放弃,尝试加入凌辛的社交圈。
凌辛并没有什么排斥,会带着他一起玩,这让姜兮的心情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