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在梁祝故事里当女帝 > 第126章 只能活一个

第126章 只能活一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顿了顿,继续说道:“杨安平定五公之乱、灭燕国、覆仇池、取梁益(梁州、益州)……下襄阳。”

说到最后三个字时,桓修更是尴尬,忍不住磨牙,“五年前襄阳之战,他便是攻城主将。我们想要从他手里夺得襄阳,绝非易事。”

杨安,氐族人,其父杨国乃是仇池国国君。当时桓温还曾上书朝廷封杨国为镇北将军、秦州刺史、平羌校尉,任命杨安为振威将军、武都太守。

然而,永和十二年(356年),杨国的叔父杨俊谋反,杀害了杨国,继任国君。杨安迫不得已投奔秦国,感念苻坚礼遇之恩,自此效忠秦国。

太元三年的襄阳之战,苻坚长子长乐公苻丕为征南大将军,而杨安便是他帐下主将,在夺得襄阳后,苻坚加封杨安为荆州刺史、益州牧、博平县侯,令其镇守襄阳。

“如今襄阳、樊城兵力加起来约有三万,我们虽是对方双倍的兵力,但对方占据地利,易守难攻,我们便是偷袭,也未必能有奇效。”

刘郁离、马文才知道襄阳难攻,但没想到负责镇守襄阳的大将杨安更是威名赫赫之辈。

最重要的是作为曾经攻下襄阳的大将,他可能比桓冲更清楚该如何攻防。

这些桓冲不是不清楚,但襄阳、樊城已经落入敌军之手,再难打也要打。如今秦国大军还未来到,此时出手尚有几分胜算。

若非如此,秦军也不会选择先攻下襄阳再图谋南下大计。想到此处,桓冲开了口,“五年前,秦军分东西两线对我朝出兵,西线苻丕、杨安围攻襄阳,东线彭超、俱难进攻彭城。”

“谢玄带领北府兵四战四捷,打退了彭超、俱难,守住了彭城。而西线,襄阳被围,我派前将军刘波救援朱序,而刘波畏惧秦军威势不敢前进。襄阳城这才因得不到援兵败了,此乃我之过。战后我向朝廷上疏请求解职,却被驳回了。”

“两年前,我又派扬威将军朱绰进攻襄阳而不得。这次秦军以襄阳为据点,威逼荆州,直指建康,何尝不是见北府军难啃,转而挑桓家军这个软柿子捏?”

桓家军,这支曾令无数敌人闻风丧胆的无敌之军,现在竟然被人当成软柿子,桓冲心中酸涩难言。

襄阳之战,桓家军没能及时出动,落下了一个畏惧秦军的恶名,而彭城之战,彻底打响了谢玄的威名,北府军从此取代桓家军成为晋国最强的军队。

此情此景,正如桓谢两家,一个日落西山,一个旭日东升。

因此,桓冲打定主意此次出兵势要收复襄阳,重振桓家名声。

“襄阳就是一块硬骨头,我也要把它砸碎了一点点咽下去。”

之前,作为桓家军中的唯二的外人,刘郁离和马文才不好说什么,此时听到桓冲表态,刘郁离心中激荡,一个念头跃然心上。

“末将有一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秦军怎么把襄阳拿下的,我们就怎么夺回来。”

马文才与刘郁离相处时间长,她一开口,便明白了她在打什么主意,“你想里应外合?”

“当时襄阳失陷是因为朱序手下的督护李伯护暗中投敌。”桓冲蹙眉说道:“襄阳城已被秦军占领多年,一时间哪里能找得到另一个‘李伯护’。”

此外,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杨安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岂能不对细作多有防范。

桓石虔:“是哩!”

桓修点点头,“纵使城中晋人知道晋军已至,愿意开城门响应,但他们可能才走出家门就被那些凶狠的秦兵杀了。”

刘郁离朝着桓冲拱手道:“末将愿为李伯护。”

众人不知其中内情,一个个用不明所以的眼光看着刘郁离。

桓石虔向来耿直,说道:“你又不是秦国的官,怎么当秦国的李伯护?”

而马文才则是借着袖子遮掩,轻轻拉了一下刘郁离的衣袖。暗示她不要强出头,当细作太危险了。

刘郁离没有理会他,再次朝着桓冲说道:“末将有些话想和将军私下说。”

此次秦国的情报便是刘郁离带来的,桓冲对他的身份有所猜测,知道其中牵扯甚广,摆摆手,示意其余人暂时出去。

等帐中只剩二人时,刘郁离取出一块腰牌,递给桓冲,桓冲接过玄色令牌,只见上书“鹰扬将军”四个大字。

桓冲先是困惑,好端端的给他看身份令牌作甚?随后意识到了什么,晋国崇尚黄色,官员令牌是黄色的,而眼前的这块是黑色的。

北面的秦国,国号为秦,取自大一统的秦帝国,以黑色为尊。

至此,桓冲算是明白了刘郁离的计划,脸上神色刚松弛了两分,转而想到了什么,郑重道:“你只有明日白天的时间。”

杨安不是一般人,刘郁离太年轻,玩手段他岂是杨安这种老谋深算之人的对手。

“亥时一到,不管你那边情况如何,大军都会按计划攻城。”

时间拖得越久,大军的动静越容易被秦国的斥候发现,偷袭是他们最大的优势,他不可能因为刘郁离的一个不知结果的想法就彻底改变计划。

有些话,桓冲没有明说,但刘郁离已经听懂,一旦大军攻城,而她又没能从杨安手中脱身,等待她的只有死路一条。

明日白天,她要完成进入襄阳城、成功见到杨安、想办法打开城门与大军里应外合三件大事。

前两件非是难事,但第三件完全是拿命在赌,赌她有办法解决杨安。

等刘郁离回到军帐,马文才早已等候多时,在得知她明日的计划后勃然大怒,“刘郁离,你忘了自己说过什么吗?”

是谁言之凿凿说要戒赌,如今却将自己放到了更大的赌局上?

“襄阳城难攻是主将的问题,你我位卑职轻,为何要强出头?”

“你不是最善于权衡利弊的吗?现在如何做了傻子!”

马文才的话如冰雹劈头盖脸向刘郁离砸过来,扯动嘴角,平静道:“因为我要拿最大的功劳,分最大的蛋糕。”

无论是现在的襄阳之战还是几个月后的淝水之战,她都不是主将,这就决定了她只能吃别人剩下的蛋糕。

淝水之战中有三人居功甚伟,第一是谢安,第二是谢玄,第三便是刘牢之。战后,刘牢之被封为龙骧将军、彭城太守,晋爵武冈县男。

但朝廷当权者从没把他放入眼里,只是将他当成一条会咬人的狗,使唤得团团转。

一个面对五万秦军,仅靠五千骑兵就能大败敌人,取得洛涧大捷的人,一个为晋国争取到与秦国决一死战的人,一个救东晋于水火,平定孙恩叛乱的人,最终的结局是死于权斗风波,身败名裂。

若不是绝望到了极点,一代名将刘牢之如何会选择以上吊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杨安又怎样,明日不是他死,就是我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