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睿言则像没听见他的话一般,不紧不慢地说道:“我觉得这几处宅子都甚是不错,若我有所偏好,就不会将它们全部呈给各位了。”
许昭的态度中立:“我只是从旁监督小报内容,其余事务我不插手,请诸位自行定夺。”
秋盈的回答在孟允抒的预料之中:“我听夫人的。”
当前场面对孟允抒十分有利,她当即拍板:“那先暂定将陈府作为最优选择,待我们实地考察后再作最终决定。”
“啊?”萧谨言显然没预料到这个结果,他急切地提醒几人,“你们没听见吗,那可是凶宅,凶宅!我反对!”
“好吧。”为了让萧谨言心悦诚服,孟允抒说道,“那请各位共同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同意将陈府作为最佳选择的人请举手。”
孟允抒和秋盈第一时间举起了手,许昭迟疑半秒,飞快地扫了眼两名萧公子,也跟着抬起手臂。
此时结果已经明了,萧谨言见状更是焦急,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不是,你们都不怕那冤魂前来索命吗?”
孟允抒非常意外,萧睿言居然不赞同她的想法,而许昭居然会表明态度支持她。
“不同意方才提议的人请举手。”
萧谨言噌地一下将手举得老高。
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萧睿言。他还是没举手。
还不等孟允抒发问,萧谨言先提出了她的疑惑:“睿言,你这是什么意思?”
萧睿言笑了笑说道:“我方才说过,这几处宅子在我眼中都很好,我并无倾向。”
哪边都不得罪,真是和稀泥的一把好手。
“那许大人是怎么回事?”病急乱投医,萧谨言又将矛头对准许昭,“你方才不是说不插手此事吗?”
许昭突然被点名提问,一时语塞,竟然没给出合理的解释。
“许大人若是不表态,我要是同意你,那便是二对二,决不出胜负。”萧睿言看上去是在向萧谨言解释,但孟允抒觉得他刻意提高了声音,“说到底许大人与孟夫人是夫妻,有私心也是人之常情。”
别人不知内情,但孟允抒心里可是门儿清。
许昭对她哪来的私心?
她觉得有些好笑,转头去看许昭的反应时,却发现他的耳朵已经拢上一层薄红。
她不但笑不出来了,而且有点慌张。
他这是什么意思?
为摆脱尴尬的气氛,许昭及时将话题拉回正轨,继续推进议程:“此事已有结论,我们商讨下一个问题。”
孟允抒也赶忙回归正题,跟上来问道:“三公子,我曾拜托你打听相关人员的消息,请问情况如何?”
报社最主要的三个部门便是采编、印刷和发行,相应地需要具备不同专业能力与技术的人员。
“平日我素爱交友,其中不少人才思敏捷,却怀才不遇。”萧睿言用余光扫了眼萧谨言,“他们听闻我考中状元,相聚同游,我便趁此机会传达了夫人的想法,有几人曾表示愿意加入报社,尝试担任探官或编辑。至于其他人等我尚无眉目,但二哥说他那边打探到了消息。”
萧谨言终于压过萧睿言一头,万分得意地接过话说:“前些天我去买盛姑娘最新发表的词作,跑遍了城内的书肆,他们都告知我来迟了,没有库存。后来我找到京郊的一家书坊,里面还有姑娘的作品。”
他喜不自胜,连语调都变得高昂了几分。
“但我见那书坊气氛萧索,房屋空旷,只余寥寥几本典籍,觉得奇怪,便向掌柜打听。他说,他的店铺经营不善,便索性将店铺转让出去,回家务农。那店里的伙计和工人垂头丧气,说这下没了着落,还得另寻出路。”
萧谨言说到这里便不再开口,冲对面几人笑笑。
后面的事不言自明。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报社选址和人员招募的事有了初步进展,报社的轮廓也日渐清晰。随后他们要做的事便是实地考察那几处宅邸,等定下结果后添置需要的器具,以及甄别和筛选应聘人员。
随后,孟允抒就能迈出崭新的第一步了。
许昭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他将话题推进至下一个问题:“此前坊间并无专营小报的店铺。既然要兴办报社,总得有个名号。”
他转头问孟允抒:“你有什么打算?”
这话提醒了孟允抒,之后她还得找工匠为报社做个匾额。
她创建报社的最初目标是办报,定下报纸名称后,报社名字也就随之明了。孟允抒要办的是一份迎合市井热点的民间小报,自然想到了那份妇孺皆知的《人民日报》。
换成胤朝的叫法,那便是《黎民日报》。
孟允抒心中有了答案,对许昭笑道:“就叫‘黎民报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