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她端茶送点心的店小二建议她去南台观,哪儿白日里是庙会,晚上又会有灯会,有趣得很。
半个时辰后,沈也站在大门前,喘着气儿看着匾额上的“南台观”三个镀金大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她到了。
她掏出帕子擦了擦脸上的汗,随后便迈步跨进了道观里。
道观里热闹极了,她一路前行,体验了许多有趣的活动,什么簪花啦,投壶啦,敲大钟啦,祭花神啦……
对沈也来说,南台观当真是有趣极了。
她站在在一颗挂满红带条的树下休息时,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递给她一根红带子。
“姑娘,要不要买一条红带子,祈个愿,图个吉利?"
沈也抬头,无数条挂在树枝上的红带子迎着风飘扬,她的心微微一动。
“奶奶,我要一条。”
“一文钱。”
沈也在一旁的小木桌上用毛笔在红带子上写字,开始时她写得很快,突然她顿了笔,停顿几秒钟后她又认认真真地写下一段话。
随后她又学着其他人在红带子的底部系上一枚铜钱。
最后她走到那颗挂满祈愿红布条的树下,扬手朝着高处奋力一扔。
最终红带子随着她的动作落在了树枝的交错处,与其他红带子一起,在风中轻轻地摇曳着。
她退后几步,抬头便看到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照在铜钱上,将那枚铜钱照得金闪闪的。
沈也与两个少女擦肩而过时,她听到了她们的对话。
“听说那边有小吃。”
“那我们快去尝尝。”
有小吃!必须得去尝尝!
她拍了拍手,迅速跟上了她们的脚步。
她吃东西心切,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挂在枝头红带子被另一个红带子打落在地,铜钱落地时发出“叮”的一声轻响淹没在喧闹的人声中……
身着空青色衣衫的郎君面露歉意,他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不小心把别人的祈愿打了下来。
他蹲下身捡起红带子,轻轻地拍去上面的灰尘,他四下张望,没有找到带子的主人。
他决定把这条带子重新挂到树上。
他重新系铜钱和红带子时看到了带子上的字:
杨洲小骗子,算了,杨洲在天上岁岁安虞。
空青色的身影先是直直地愣在了原地,一股热气直冲他的胸腔,它叫嚣着,想要破腔而出。
沈也!
沈也!!
沈也!!!
突然他又猛地抬头望着周围来来往往穿梭的行人。
他听不到任何的声音,只看见一张又一张陌生的脸在他的眼前快速地飞过,可是他怎么也找不到那张日思夜念的脸……
耳边又恢复了方才的喧嚣,他放大的瞳孔一点一点地恢复了正常,他将手中的红带子放在心口的位置。
像是一只有了方向的鸟,他一头钻进了人群,步履不停,朝着前方赶去。
沈也跟着那两位少女找到了免费品尝小吃的地方。
她在各种各样的小吃里迷了眼,什么都来上一口。
她边逛边尝,栀子酥,甜果酒,脆果,白露糖,莲子糖球儿……
“山楂饼,渠州正宗山楂饼!”一道吆喝声传入沈也的耳朵。
她忍不住将视线投在了山楂饼上。
摊主大叔见她感兴趣,便热情地向她招手,“姑娘,尝尝吧,皮酥馅浓!”
她走上前去,接过摊主递过来的山楂饼。
她左手将饼送入嘴中,右手接在下巴处,只是一口,刹那间右手便落了不少酥皮,浓郁的山楂味在她的唇齿间蔓延开来。
好吃,确实和渠州的味道一模一样。
“老板,你是渠州人吗?”沈也好奇地问道。
大叔闻言笑着摇头,“我是虞城本地人。”
沈也也跟着笑了,“你做的山楂糕和我在渠州吃的味道一模一样,我还以为你是渠州人。”
大叔乐呵呵地又递给她一块,“这山楂饼不是我做的,是道馆里的弟子做的。”
沈也恍然大悟地点点头,想来做山楂糕的弟子是渠州来的吧。
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天边被霞光染成了橘红色的海。
观里挂起各式各样的花灯,看来,灯会要开始了。
夜幕降临,无数的花灯亮起,南台观仿若一片缀着繁星的夜空,真真是美丽极了!
沈也穿梭在一片花灯海里。
周围的人往前走着,说是要去看南台观最大的花灯。
沈也登时闻言来了兴趣,心想自己也要去凑凑热闹,见识一下这里最大的花灯。
说走就走,她迈着步子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