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家人相处和谐融洽,一大家子其乐融融,都在跟羡予说把这儿当成自己家,让羡予“会见陌生亲戚”的紧张感消除了不少。
两个舅舅家都给她准备了见面礼,不是什么特别名贵的东西,但都能看出长辈的拳拳爱护之心。
家宴散后,羡予随外祖母回到隔壁秋园。老太君取出一只白玉镯,拉过羡予的手不由分说替她套上了。
“这是我年轻时的陪嫁,原本有两只,一只留给了你母亲,现在这只留给你。”玉镯光素无纹,莹润细腻,外祖母拉起羡予细伶伶的手腕认真瞧了瞧,“不错,很称你。”
“就是得多吃一点呀,这手腕太细了,外祖母瞧着心疼。”她没忍住唠叨两句,带笑睨了羡予一眼。
羡予没有推辞长辈的心意,认真谢过后俏皮地应了:“是,您这儿的好吃的那么多,我必然要在您这儿养胖些的,到时候您别嫌我吃得多就好了。”
老太君笑着点了点羡予的额头,句句交心地交代:“咱们这儿没有容都那么多规矩,你既来了,就当成自己家。每日睡到自然醒,养好精神和身体,不必想着早起来跟我请安什么的。”
“平日也不必顾虑我,想出去玩便去,带上丫鬟小厮跟着便是了。你高兴,外祖母便高兴。”
外祖母方方面面都仔细嘱托了,才把她赶回东厢房睡觉。
-
羡予就这样过上了比在秋阳山别院还闲适的日子,平日里什么都不必管,信南也不像容都有许多人关注她,想去哪儿都自在。
信南的一切对她都新奇,却也因为母亲的文字而熟悉。
母亲书信里写的城郊的桂花园还在,并且正是花期。略显拙态的淡黄色可爱小花开满了枝桠,散发出馥郁香味,稍微一碰树杈便洒下一身桂花雨。羡予回程时还不忘买了两袋桂花糕。
母亲怀念的两条街外的烧鹅店也还在,听说是原来店主的儿子继承经营,皮脆肉嫩,呈现出琥珀色的油光,羡予非常喜欢,隔几天就会光顾一次。
不想出门时便帮外祖母抄两天的佛经,或者找出琴来给外祖母弹两曲悠扬舒缓的曲子。她的琴有两月没练了,有些生疏,偏偏外祖母丝毫不觉得,看向她的目光欣赏又骄傲。
二舅一家有时请外祖母和她去用膳,大舅一家住在府衙,公务繁忙,倒是章集时不时溜到二舅家来玩。
两家就二舅有一个还在咿呀学语的小女儿,其余全是儿子,不怪章集对这个仙女一样的表姐格外稀罕。
桂花都落下时,羡予带着青竹和延桂在东街游玩,看见街角有一家书铺便拐了过去。她自己是书铺东家,总会对别家的经营方式和书架展示技巧在意一些。
挑了两本自己感兴趣的话本,便见门口一个锦衣少年鬼鬼祟祟地四处张望,不是章集又是谁?
现在还是学堂上学的时间,章集在门口观察片刻,生怕人发现似的,表情又紧张又期待。见周围没有熟人,他快步走到了书铺边的角落,看见了那里等候的青衫男子。
羡予跟了出来,借着门口招牌遮掩,看到那青衫男子递给章集一本册子,看上去是学堂的课业本。章集快速翻看检查,随即面露喜色,从怀中掏出银两交给了那男子。
这是什么交易?羡予皱着眉,朝延桂使了个眼神,让她跟着离开的青衫男子去看看。
反正章集是跑不了的。羡予定下心神,决定先回府。
回到秋园半个时辰,延桂便打探回来了,那名青衫男子进入了一家私塾,似乎是那里的学生。
又过片刻,秋园的小厮来回禀的施小姐方才交代的问题,章集公子正在隔壁看小妹妹。
章集的学堂离章府近些,所以他放学回家路上总会先去二舅家玩一会儿,有时候便留在二舅家用晚膳了。这些羡予都知道,所以询问小厮今日章集来没有。
羡予点点头,打算先去隔壁试探一下章集。
两位舅舅都对她很好,章集那鬼鬼祟祟的样子不知道买了什么东西,不像是正常交易的样子,她不能看着表弟误入歧途。
见到羡予过来,章集立刻放下了手里的点心,从书匣里翻出什么,举到羡予面前,双眼放光地炫耀道:“表姐你看!我的文章得了夫子评的优,父亲说得优就能让我买一匹自己的马了!”
羡予定睛一看,章集手上不正是那青衫男子交给他的册子?
好小子,找枪手代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