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颜握着船票的手扶住自己的侧腰,大口喘着气。
顾洵眉心一挑,声音淡漠道:“船票给你了,是条好汉的话,到岸前都不要再来寻我。”
说完,顾洵看也不看昔颜,长腿往左边一迈,就绕过了她。
“哼,你这人!”
看着转身消失在前方的顾洵,昔颜嘟囔一句随即烦闷地一脚踢在船板上。
“哎哟!好痛!”
躲在前方客舱挡板后的顾洵,听到昔颜吃痛的动静,唇角“噗嗤”一笑,胸中顿感快意。
回到甲板,昔颜老老实实地每日白天腌肉,晚上摆摊。
日子如流水般飞快地过去了七八天,转眼船已到清渊县。
“下船的赶紧收拾东西,不下船的来交回程的摊位费。”
甲板上的船工,对着如昔颜一样摆摊营生的船客们,高声喊道。
霎时,收拾东西的声音,询问摊位费的声音,还有互相道别的声音,在昔颜耳边嘈杂。
“阿颜,一块回京城吗?”
旁边摊位卖粥大哥边收拾锅碗,便向昔颜这边问来。
回京?
不不不。
昔颜好不容易逃离了京城,怎么可能再回去。
“大哥,我不打算回京城,这一路上总听人说清渊县的繁华胜过两京,我想去闯一闯。”
对着隔壁嘿嘿一笑,昔颜也收拾起小炭炉、竹签子来。
“那太可惜了,你的烤肉串我还没吃够呢!”
卖粥大哥砸吧咂咂嘴,仿佛还能尝到那烤肉串的焦香。
“哈哈,好吃也不能多吃,天天吃总会腻的!”
“下船的过来排队了。”
船工高吼打断了昔颜二人的对话。
昔颜的行装十分轻便,就一个小炭炉,几把没用完的竹签,都是到了船上现添置的。
这些天赚的银子被昔颜仔仔细细收好,她悄悄摸了摸腰上的小袋子,沉甸甸的手感让人格外踏实。
要是再遇上顾洵,昔颜决定一定要把船票的银子还给他。
她能自食其力,可不想白拿,欠什么人情债。
正想着,昔颜抱着小炭炉就走到了下船口,排队下船。
站在船舷上向外眺望一眼,昔颜眼眸明亮,闪烁着新奇。
清渊县码头比京城码头还要大上一倍,成片停靠的船只周围,船工们船上船下忙碌着搬运货物。
船客们一下了船,立刻被小商贩们围拢上来,昔颜离得远,也听不清楚说的什么,总之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收回目光,昔颜神情也跟着激动起来。
拢了拢怀里抱着的小炭炉,昔颜向旁边招呼船客下船的船工打了个招呼。
“告辞啦!”
话音未落,昔颜已经先一步迈到了连接船与岸边的浮桥上。
“别走啊,船票拿来。”
船工一把薅过昔颜的手臂,将她从浮桥扯回了船上。
“给!不就是要票么,早说一句不就完了,这么用力拉我干吗。”
昔颜一手抱牢小炭炉,一手从纤细的腰间掏出船票,给船工递了过去。
“拿好啊,我走了,别送了!”
没等昔颜迈开腿,她的肩膀就被船工一把按住。
“疼,疼,你轻点,干吗呀?船票都给你了,真是的。”
昔颜边说边站稳身子,顺带晃了晃被船工按疼了的肩膀。
“你这船票不全,下方鱼符呢?”
鱼符?那是什么东西?
昔颜一愣,这时她身后一位船客递票下船,她借机踮起脚尖,越过船工肩膀看去,只见船工接到手里的船票是两块的。
除了正常的船票外,还有个类似鱼头形状的小木牌,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鱼符”?
昔颜思忖的功夫,船工已将船票与鱼符翻过来,双手各持一块,顺着两块木板接缝处的花纹严丝合缝地对在一起。
船票查验过关,船客顺利下船。
收回眼神,昔颜呼吸一紧,嗡嗡的脑子瞬间明白了顾洵临走前说的那句话。
到岸前都别来寻他。
原来光有船票也没用,没有鱼符根本下不了船!
昔颜用力闭了闭眼,深吐一口气,低头小声在船工耳边道:“大哥,我的鱼符丢了,如果不能下船,我照价给你船票钱,让我下船就行。”
船工眉头一拧,侧眼看到说话的昔颜已去摸腰间的银子了。
“不行。”
昔颜摸银子的手应声一滞,抬头问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