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谦神色威严,两个孩子看了他一眼,又低下头。
“都过来。”
后半夜,乐谦才回来。
沈初已经睡了过去,他调整一番心态。
老二两口子对这两孩子上心程度不够,这样长久下去不成,不行请个师傅到家来教,书院虽不错,可一个先生要教十多个呢。
有自制力,愿意学还好,没有的话,那真的只能靠着家里管教,他可不希望日后两个侄子没出息,中举都难。
乐谦这么想着,次日就去找同僚打听,这两孩子年岁相当,一起吃喝玩乐,读书上,不紧盯着,是真的会懈怠。
下午,沈初收到了一封信。
是宋家二老爷送来的,她压根不想看,只觉得烦躁,顺手就递给一旁的丫鬟,让她先看。
“小姐,信中说宋家二夫人病重,怕是不久于人世,想最后见您一面。”
丫鬟声音很低,沈初却听得清楚。
她一下捏紧了手里的帕子,此刻,她也说不清自己的心情。
“准备马车吧,不去怕是也不得安生。”
沈初也不傻,她不去,说不定就会跟之前一样,私下找乐谦,她不想让夫君烦扰,说到底,也是她自己的事情。
“母亲,你要去哪里?”
见她出门,景萱拿着刚画好的画,好奇的问道。
“母亲出去一趟,一会就回来,你在家待着,这画不错,拿过去给你二婶看看。”
“好。”
沈初蹲下身子,看了看女儿手里的画,目送她离开,她这才朝着大门口走去。
按照年纪算,这人也算是高寿。
宋府
这个宋府,当然也不是宋国公府,眼下这位宋老爷是宋国公的亲弟弟,沈初出门的车马很是低调,也不瞩目,她穿的更是简单。
下车后,守门的人看到她一愣。
丫鬟上前一说,沈初立马被人恭恭敬敬的带了进去。
宋老将军眼下跟两个儿子,心急如焚,在厅堂内来回踱步,他真的怕,沈初不来,抗拒他们。
他神色悲痛,还是想全了她最后一个愿望,当年也是为了他。
沈初被人带进来后,他立马打起精神。
身后的两个儿子,因为老母亲生病,已经回京好些时日,还有他们的媳妇。
说来,眼前人是他们的同母姐姐,不过多年来没见过,更没来往,看着就是陌生人。
他们只能从沈初的眉眼哪里,依稀看到母亲年轻时候的影子。
“好孩子,你,你来了。”
宋老将军已经想好了,大不了到时候直接去找乐谦,眼下看到沈初,只觉得惊喜。
沈初看了他一眼,行了个礼,也没直接开口。
“当年的事情,你不能怨你的母亲,我是不介意你的,沈家……。”
宋老将军话还没说完,沈初开口道:“老将军不必多言,几十年前的事情,没必要说了,家里还有事。“
“也罢也罢,你能来是最好的。”
“咱们走吧。”
两个儿子因为事先被宋老将军敲打过,也没言语。
等一行人到了后院,还未进屋,沈初就闻到了重重的药味。
“好孩子,太医说了,你母亲就这几日,别让她难受,好不。”
快到门口,宋老将军回头看了一眼沈初,语气几乎是恳求道,他也不知道沈初会如何,孩子心里可能怨气并不少。
沈初没说话,过了一会,他一叹,还是让人开了门。
房门被人打开,越往内里走,药味越重,床榻跟前,有两个老嬷嬷正在伺候。
董氏听到脚步声,更多的还是期许。
等她看见宋老将军身后的人,一下抓住了身上的锦被,如此激动,也不是因为两个儿子
“初儿。”
眼下的她,因为病重的缘故已经是瘦骨嶙峋,双目凹陷,不算好看。
沈初直直的看着她,并未言语。
她面上是一如既往的镇定,看不出丝毫的悲痛跟不悦。
多年未见,董氏一眼就认出了女儿。
只不过,眼下的她,已经不是幼时那个,经常在依偎在她怀里的小丫头,也不会亲密的抱着她,唤她母亲。
宋老将军没多留,屋内的下人们也都跟着出去。
沈初示意自己的丫鬟也出去。
“这么些年你还好吗?还有,还有孩子们?”
她缓缓走到床榻边,看着榻上的人,嘴唇动了动。
“自我长大懂事后,我是极其不理解的,怎么会有人为了一个男子,枉顾道德,抛夫弃女,只为自己。”
她这话一出,董氏想要开口解释。
沈初继续道:“你不要告诉我,你们情比金坚,既如此,为何不早在一起,是因为长辈们吗?可是人这一生很长,都有不得已的时候,我曾想过,如果有朝一日我跟你一般,我是否会放下我的孩子,不顾一切的只为自己。”
“可结果是,我不会这样做的,我放不下孩子,不会光考虑自己。”
沈初这话一出,董氏泪流满面。
她用力的抓着被子,也知道,她这辈子是等不来女儿的原谅。
董氏看着沈初,想要继续说话,她浑身颤抖着,拼命摇头。
“我今日来见你,也是最后一面。”
“我想告诉你,我不会记恨于你,也不会原谅你,更不会为此伤心。”
“保重。”
沈初说完,转身就走。
董氏听沈初说完这番话后,泣不成声,她奋力的想要从床上爬起来,想要下去抓着她,可都是徒劳。
看着女儿的背影消失不见,她想起了那个小小的人,当年也是拼命的抱着她,拦住她,可她最后还是毫不犹豫的把她递给了乳母。
她捂着自己的胸口,只觉得痛不欲生。
沈初一路走出宋家,也没人拦她。
上了马车后,她闭上眼睛,让车夫赶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