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在大秦觉醒神农系统 > 第8章 08水碓

第8章 08水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确定好后,小满用这个时代的秃毛笔改良了一下,把系统面板上画好的效果图,在棉布上画出来。

然后在裁短的布上画出轮轴拨板的尺寸要求和榫卯位置。

花了几天时间做好准备工作。

小满把系统里小点的布块,兑换成粗硬耐磨的牛仔布,带去工匠旦家,顺便询问弄到足够木材的法子。

原本拿出牛仔布,工匠旦接过还漏出些笑意来,客气几句。

当拿到画着尺寸棉布时,脸色凝住了些。

“怎么?”

工匠旦眼神复杂的瞅了小满一眼,“贵人的画有些复杂,俺还要再琢磨琢磨。”

因为不在官府工坊供职,旦平日做的活杂些,木匠石匠甚至泥匠都有涉猎,有时服劳役也会被官府征召。

做为有经验的老工匠,不至于看不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只是以往工作的模型都是在脑子里存着,这一下转变得有点复杂。

两人来到河边,小满说清约需的高度,和其中木板的大小,工匠旦算了一下,果然得出一个差不多的预算木料。

工匠旦问道:“你备好木头了吗?这时候不让上山伐砍,要是去买恐怕会有些贵。”

她兑换的一两金子,还没花出一分,“钱不是问题。”

然后工匠旦给她讲了一下,因为秦律的规定,一些需要木料的就会在夏秋天入山砍伐,比如烧火的木柴,建房的梁木,或者上了年纪的人家,备用的棺木。

比如她便宜父亲的禁苑,比如本地伍老。

在这样的指点下,小满带着护卫去庄苑搜刮了一圈,差点在长命百岁的祝福声中搬走了人家寿木的情况下,最后在林长和禁苑啬夫的联手示意下,在禁苑的水渠中找到了不知多少的,浸泡备用的大木。

万事俱备,没过几天,工匠旦不知从哪拉来了几个自带学徒的匠人,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木工匠作。

小满画着效果图的棉布被贴在一木板上并用一些特别的方法标明了尺寸,其余的都弃之不用。

是不是尺寸图上的数字不认识啊?小满一拍脑袋觉得习惯性的用了阿拉伯数字,有点欠缺考虑。

在小满想要指手画脚教他们使用方法的时候,工匠旦表示我们有自己的节奏,你别管。

一定会弄好的,若是太闲一边玩水去吧。

不到一个月的功夫,木料切割掏洞风干刷油都处理完了。

等做好的水碓放到木架上,随着水流冲击,拨板受力缓慢转动,横轴上的短横木压动碓梢,带动杵头规律的落下击打石臼时,一些年轻的工匠学徒都欢呼雀跃了起来。

相处了些日子也算熟悉,其中一个年轻的工匠禁不住问:“贵人,这是用来舂米的吗?”

另一个反驳道:“建这么大的木轮只为了舂米,不如让隶臣妾来做呢。”

小满,“……”。

不是。但也可以用。

利用水力本来就是为了节省人力。

小满日常所用,就算不是系统出品也是别人弄好了送过来的,对于手工舂出来的米,在她这的印象只是有稻壳糠皮等杂质,并不知道背后的辛苦。

东周开始,洛阳周围普遍种植了麦子,但是这个不磨成粉,做成面食难以适口。

洛阳作为周留下的繁华之地,加上洛水灌溉之功,依旧种有许多稻粟稷等需要脱壳,但比较适口的作物。

有些地位的人也更愿意吃这些好东西。

其实这个时代,为宗庙祭祀舂米和砍柴一样,是作为一种刑罚存在的,称为白粲,鬼薪。

小满想起资料里有一个叫联机碓,“若是舂米,横杆可以加长,多连几个杵臼。”

她当时只想着以她目前能做到的生产效率来看,这一个杵臼都不能充分利用,就没想到多加几个。

小满回忆着资料内容,手指虚空在横木上不同位置点了点,“短横木放在不同方向,杵臼轮流击打,也能保持平衡,减少磨损。”

说着小满想起来更多的内容,让人把杆板拨开,把杵臼卸下来,示范道:“若是造不起水碓的人家,可以用这样一个横架,一个杆,做成踏碓,亦可以省力不少。”

小满让人抬起木杵调整位置和高低,形成了一个木架杠杆,最后在差不多的位置让人去踩。

小满道:“这是水车所用,自然伟力无穷。若是人力去踩,这个杆子要更长一些。”

简单的杠杆原理,看的一些人连连点头,一些人似懂非懂。

只可惜现在只余一些零碎的木料,没法再做一个踏碓。

接下来半天时间,他们又按小满要求做出了抄纸的木框木帘,几个可活动拆卸的框,这些都交给了学徒去做,三五个老工匠就坐在一边谈笑,看着指挥。

直到磨磨唧唧的收工,小满算好工钱,让煦拿出金子兑换的铜钱一一分发。

晚间想着制作踏碓的事,小满去舂米的地方看了一圈,自己尝试抡起沉重的木杵,发现果然不太是人干的活。

现在已经快到四月中旬了,山林禁伐该是解禁了,若是顺利,正好农忙之前做好。

第二天,小满刚忙完一阵,准备放松心情,查看自己种下的甘蔗,盘算着红薯和土豆可以育苗了,刚打算看看积分,可以换多少土豆种,就听到有人来叫自己。

跟着来到河边,看到那些干完活的工匠又带着一群人在那忙着什么。

小满走近之后,之前那个年纪最大,胡子都白了的工匠,道:“贵人,依老朽看这木轮不够平稳,不如让人把这一段挖去泥沙,增加水势,平整河底铺些碎石,垒上石壁归束水流,再在前面布下木栏堵挡杂物,你看是不是好些?”

小满点点头,好些是好些,就是太耗费人力,而且你哪拉来的这些人啊?

学徒在旁边小声说,这些是本县服更役的,本来是给吕相邦修禁苑的,但是一时木石不够,索性都拉来干点修渠的活。

那些工程不是都有工期吗?拉她这里算怎么一回事儿?

工程完不成她又不能抗雷。

知情的工匠旦则露出雷你已经扛了的表情,“少了的木料被运到这里了,上好的松木,结实,不怕水泡。”

事情已经这样了,无力回天,小满麻木的看着他们用运来的石头堵塞河道,等水流少了搬开水碓,然后挖掘沟渠,干的热火朝天。

自己则被拉去看一个木头,“你觉得这个木头造踏碓如何?”

好,长度粗细都好。

小木头直溜又光滑,造好了甚至可以拿来当景点用的。

踏碓人力这边臂短,杵头那边臂长,按理说是费力杠杆。可是一不用弯腰伸臂将重物提至高处,二可以用自身重力去压杠杆。所以才能广泛运用。

小满根据系统提示,用这时代普通成人身高体重力气,杵头重量得出杠杆比例,在适当的位置开孔钻入硬横木,中间的横木滚动作为支点,安全性更高一点。

造成之后,小满简单解释了一下原理,人群之中有人小声说了句,“学说好似与墨家相关。”被人群淹没。

小满听到愣了一下,她倒是不知晓墨家还有这方面的论述,还是阿基米德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言论,更有煽动力。

不过有时候老祖宗的智慧确实令人惊艳。

很难想象,后世你九年义务教育学习的知识,几千年前的时候,已经被前人掌握应用,并总结成经验。

虽然语言古朴,依旧传递着那股精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