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那孩子长得摄人心魄,不会是什么魑魅吧?夫人消失得如此离奇……你说该不会……”
男子的话语未完,但眼神中的担忧已表露无遗。
“不重要,那女人本来不是我们桑国人,大将一直求的都是子,不是女人。”
同伴的回应显得有些冷酷,但语气中也透露出无奈。
“是啊,大将为了有继承人,什么手段都用尽了。可这孩子……”守门人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不安。
“不管怎样,我们还是不要多管闲事的好。大将的事,我们这些下人又能如何?”
两人沉默片刻,继续注视着远处的火光。
夜色越来越深,四周的寂静中偶尔传来几声乌鸦的啼叫,更添了几分凄凉。寒风继续吹拂,卷起地上的落叶,似在诉说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守门人的心中各自揣摩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姜莱看着眼前女孩面色虽显憔悴,然已无性命之忧。
“你没事了?”她心中暗自思忖,那石块究竟是何等奇物,竟能令奄奄一息之人重获新生?
女孩跪坐在地上,缓缓启唇,吐出数句言语。姜莱眉头微蹙,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理解对方说的话。那语调宛若歌唱,曲里拐弯实在陌生。
那女孩似乎也意识到彼此言语不通,便坐直身躯,向姜莱轻轻颔首,行了一礼。
“不用感激我。救你于那些恶人手中脱险,这是人之常情。况且,救你一命,也有我一分私心。我在此地举目无亲,连现在是何年都不得而知。”姜莱这话权当说给自己听的,轻叹一声。
她目光柔和地望着女孩,“我叫姜莱,你呢?”
女孩凝视着姜莱的手势,似乎明白了她的意思,随即指向自己,轻轻摇了摇头。
“你没有名字?”
姜莱这才细细打量起她,村中那些贼人似是今日才至。但女孩满身疮痍,衣衫破旧脚上赤裸,发丝凌乱纠结,这是长年累月历经苦楚的痕迹,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
“小姜,你就叫小姜吧。”姜莱指向女孩,又指了指自己,“姜莱,小姜。”
女孩眼中生出光芒,微微点头。
春去春回,岁月无声地流转。她们在这被人遗忘的荒凉村落中,一驻足便是数载光阴。经年累月,这小小村落因她们的存在而重获新生,原本荒芜的角落如今也有了生活的痕迹。
此地远离尘嚣,少有人至。对于姜莱而言,这里不仅是逃离喧嚣的避世桃源,更是她日日思念姜女士及石溪镇往日风光的精神寄托。日复一日,她在此重温那段在石溪镇的旧梦,仿佛从未走远。
“小姜,明日你将这些鱼拿到城里去卖吧,天冷了,鱼价应当会高些。”姜莱轻声说道。
“好的。”小姜应道。
这些年,她们相依为命,依靠村中自种的蔬菜水果,或是河里的鲜鱼,由小姜定期带到镇上的集市贩卖,换取其他食物和必需品。
在这片土地上,两人共同编织着简单而温馨的生活,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意义。
而这么多年过去,或许是因为那块神秘石头的作用,二人的面貌竟未见多少改变,依旧保持着初遇时的模样。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她们不仅学会了彼此的语言,更是在无数次的交流与共处中,逐渐理解了对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背后的意义。
原本破败不堪的房屋,如今修葺一新,砖瓦间透出古朴的韵味。曾经杂草丛生的小径,已被平整成一条条干净整洁的石板路,两旁栽种着各式各样的花卉,四季花开不败。
二人坐卧在精心布置的阳台之上,正对着一条蜿蜒曲折的碧波河流。窗户用细长的木棍轻轻支起,河风带着微微的湿润,拂面而来,带来一丝惬意。
一张长木桌紧贴窗边摆放,桌面上铺着一块素净的棉布,两杯刚泡好的香茗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袅袅茶香在空气中悠悠弥漫。
四周的景色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河面上波光粼粼,犹如无数颗细碎的明珠在水面上轻轻跳跃。山峦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紫红色,像一幅精美的丹青画卷,静谧而深远。
姜莱轻握茶杯,目光温柔地望向河面,悠悠叹道。
“这风光真是日日看都不腻啊。”
小姜喝了口热茶,也点了点头。
姜莱伸手轻轻拍了拍小姜的头,柔声道。
“这些年,多亏了你。生辰快乐。”
小姜本不知自己生于何年,连父母是谁也无从知晓,这样一个无根的孤儿,又怎会记得自己的生辰?在两人之间能够无障碍沟通之时,姜莱曾问过她的年岁,得到的答案自然是茫然无知。
于是,她们决定将初次相遇的那一天作为小姜的生辰。说到底,那一日,确实也能称作重生之日。
从那一刻起,她不再是漂泊无依的孤魂,而是有了归宿。姜莱的出现,如同一束光照进了她黑暗的生命。她从漫长的黑夜中走了出来,迎接了一个全新的黎明。
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她们都会在小屋的阳台上,对着蜿蜒的河流,泡上一壶好茶,静静地回味这一年的点点滴滴。
女孩偏头看向一旁望向窗外的女子,夕阳的余晖洒在姜莱身上,金色的光线在脸庞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为她披上一袭温暖的纱衣。
如果不是姜莱,她哪里会有现在,更不会有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