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作冯老的人,正是岽慕军的将领,冯岑。因多年军功,被封为镇武侯。
这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将,冯岑半阖的眼睁开:“牧仪,怎么回事?”
沈牧仪拱手认道:“是牧仪疏忽,连军中有通敌之人都未曾察觉。”
“通敌之人,呵。”
萧成十五年,槿国人彻底撕开十几年来维持的和平表象。
槿兵多路发兵进攻芦国,围困芦国多个军事重镇,磐石关更是作为槿兵进攻之重点。
彼时戍守磐石关的,只是一队无名的小将。
萧吟当即派岽慕军赶往支援。大军赶至时,戍边军已是强弩之末。
拼杀数日,槿兵忽使计退至涣椽江边反攻,幸而沈牧仪识破其意图,于吊桥上同敌将一决生杀,对方不敌沈牧仪矫健,几下便被击破。
他的头滚入江流不见时,芦兵欢呼高喊。
“沧州之战,本可不必如此。我后来每每想起那时,总觉得像有人提前走漏了风声。”
“济塘也是。”冯岑拍了拍沈牧仪的肩,“看似赢,实则输。”
济塘沦陷得古怪,但若按计划围救,岽慕军本可轻松解局。只是……
沈牧仪闭眼,战场上竭力嘶吼的马声又回荡在他耳边。他带了近一师人去,能带回来的,却只有一半。
“济塘……”
他哑声想要说什么,外头忽然响起了曲声。
宴开了。
窗棂薄纸将月光偷了进来,冯岑又长叹拍上他肩:“我已经快要打不动了,皇上有意让我安享晚年。”
“遥安终归有人在盯着你。”
“牧仪。”
“在。”
“你幼年便得先帝青眼,父亲官居二品,种种荣耀于你,更像是推你上断头台的手,你……”
外头的声音越来越大,夹杂着礼炮的声响,完全盖过了冯岑的声音。
“算了。”
在老将的眼神下,曹荀推开了门。
“留意章县令。”
“章琅泉?”
门外,来赴宴的人三三两两站在四处。乌泱泱一群,令人很是头疼。
没人在意桌上会有什么佳肴,每个人都堆着虚假的笑面,在交换着人情往来的利益。
章琅泉溜须拍马有一手。
见宴会的主角出来了,忙阿谀上前:“两位将军快上座!”
对沈牧仪来说,这场宾主尽欢的酒宴实在枯燥,听着以章琅泉为首时不时飘来的夸赞,昏昏欲睡的他只剩一个想法:赶鸭子上架不过如此。
觥筹交错间,沈牧仪恍惚听到一个声音——“章县令,这杯我敬你!”
他喝得不多,并没醉酒,只是被无聊的宴席勾出了几分赶路的困意。
章琅泉与那人敬过酒,便端着来到了沈牧仪的案几前。
“沈将军这回又是力挽狂澜啊!”他夸赞道。
沈牧仪面不改色应了几句,忽说:“磐石关风沙比别的地方都大,若我没记错,章县令今年应该四十有三?”
章琅泉笑着应承:“我这粗皮糙囊看上去,确实不像这年纪。”
“我这有一事,县令若是能在其中帮上点忙,或许也不必苦守着风沙过日子了。”
“将军的意思是……?”
章琅泉眉心一跳,便见沈牧仪俯身靠近自己,道:“七月廿日,城外西处五里左右,应有贼人的踪迹。其偷换了军中令报。县令若是愿意,倒也可按照这线索去找找。”
这席上的种种推杯换盏,都比不过章琅泉那瞬讶然来得精彩。
他一顿,举杯撞了下沈牧仪手中的酒盏:“自然。”
……
宴会结束时,沈牧仪蓦然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这院子落得偏,还能看到岁明山的山头。他盯着山头,却回想起了八年前在孤萤山的日子。
那时候的孤萤山,青苔漫石阶,雷雨阵阵。
扎着绒绒小辫的姑娘背着药篓从山脚采药回来,她回头看落在后头的男孩,男孩板着脸,脸上不情愿,但手上却老老实实地拿着小女孩硬塞给他的草。
“好啦,别不开心了!大不了待会儿回山上,我偷偷带你去后山找你师父。笑一个吧?算我求你了。”
女孩的杏眼里永远溢着亮晶晶的光。在他年少时的每一次梦里,那双亮晶晶的眸子都会毫无征兆地闯入他的梦,叫他在清晨醒来时,怔愣上许久。
“想什么呢,那么出神。”
曹荀忽然搭上他肩,这会儿人都散了,他们站在角落里,随意些也无妨。
“是不是在想下午碰见的那个小姑娘?”
沈牧仪不咸不淡地盯着他。
被他这样盯着,曹荀立马松了手:“随你随你,爱讲不讲,反正我也看得出来,你同她之间必不简单。”
“何以见得。”
曹荀古怪地看他一眼:“她只是一个萍水相逢的过客,你虽然从小以家国为己责,但也不至于见着个人就要冲上去保护吧?”
“还不尊礼数地拉了手。欸我说,你不是随落风居士游走的时候,心上载了个人回来吗,怎么……”
他说着说着忽然意识到了什么:“那姑娘就是那个人?她叫什么名字?”
却见沈牧仪眼睛一下暗淡了下去:“我不知道。”
“啊?!”
……
柳静姝正在不要命地跑。
要知道那个小竹屋里有这么骇人的阎王在,她才不会没头没脑地撞上来,找什么池溯的消息。
一箭又一箭飞来,她就如瓜田里上蹿下跳的猹一样,又惊又险又难以置信地躲过这些箭。
前头似乎有什么光亮,她慌忙中定睛一看,似乎是个女人。
“大娘——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