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父皇做事,不敢言苦。”
皇后询问白露凝是否有完成皇上交代的任务?
根据婚后相处的这些日子,白露凝觉得商九和是位好将军,对国家对百姓有益的武将。
私心认为,皇上如此怀疑武将,实在不该。
有战事时,武将便是香饽饽。
若战败,武将需要背负天下的骂名。
幸而战胜,却要接受国家君王的猜忌,可怜武将一腔热血为了君王的江山社稷。
自皇上赐婚那时下达任务起,白露凝就有这想法,只是碍于各种情况,这些“危险”的话只能憋在心里。
又被皇后问起任务,白露凝认真答复,“父皇所命,熙和不敢忘,一路监察商将军情况,其中并未发现异样。将军恪尽职守,进退有度,并无逾矩言行。”
最后一句,是白露凝悄悄为商九和辩解。
闻言,皇后不做回应,缓缓喝着茶水。
白露凝小心翼翼打量皇后的神情,不知她与皇上有什么动作。
“你觉得你这答复,皇上听了会如何?”
“熙和不懂,还请母后明示。”
“你性子弱,怕是难以胜任重任。本宫与皇上商议,多派两人协助你。”
白露凝疑惑看着皇后,多派两人协助?这是何意?
皇后抬手让身边的姑娘给白露凝敬茶,“这是本宫的侄女,萧淑宁。品性温良,给驸马做妾室,也算般配。另贵妃侄女宋茵茵,一同入府。让她们伺候你和驸马,也好为你分担。”
白露凝惊讶,皇上皇后这是要给商九和纳妾!
没想到商九和自己还没提纳妾之事,这帝后倒是心急了。猜想是自己没有为他们谋来有利信息,皇上不信任自己了,这是派了其他人来继续完成这个任务。
看着身边的姑娘,隐约记得她是皇后的娘家人。萧家是皇后娘家,萧家的女儿自然不差,看她穿着打扮应该是萧家旁支的女儿,这才能入将军府做妾。
但宋家的女儿,宋茵茵出身世家,是宋家最受宠的嫡出小女儿,宋家和贵妃舍得她这般做小伏低?
宋家再尊贵,也不及皇室尊贵。自己再不受宠也担着公主之名,只要有自己在,宋茵茵不可能以正妻之位入府。
商九和虽有郡王爵位,但要以此纳宋家嫡女为妾,怕是不易。除非宋家非要把女儿塞进将军府。
白露凝行礼请辞,“将军性子鲁莽,两位小姐身份贵重,入府为妾,怕是委屈的二位。”
“怎么?你怕她们进府会影响你的地位?”
皇后所言有理,萧、宋两家的女儿并非普通人家。
她们为妾只是身份矮了一头,明面上权势并不比白露凝差。毕竟,她们身后还有各自的家族撑腰,而白露凝身后无人可倚仗。
若是他们得了夫婿的宠爱,那白露凝往后的日子可想而知。
而白露凝在意的不是她们会分走商九和的宠爱,而是担心皇上放弃自己的话,身边人会不会因自己受到牵连。
“母后是知晓儿臣的,性子素来软弱,将军又是说一不二之人。若是没有与将军商议,私自将两位妹妹带入府中,怕会引起不必要的传谣,辱没了将军府的名声,将军肯定会生气,事情闹大,连累到两位妹妹也是无辜。”白露凝放低姿态,无奈诉说自己的苦楚,把自己说成将军府毫无话语权的怨妇。
让皇后觉得白露凝在将军府毫无地位可言,做不了商九和的主。
听得皇后入神,之前那些传闻,还以为白露凝在将军府的日子舒坦,没想到还有这些心酸事。
想来也是,自己身为皇后,表面也是光鲜亮丽,实际上的委屈只有自己知道。更何况白露凝本来就是寡言少语、柔弱无能的脾气,误以为白露凝在将军府时常受驸马的冷脸。
听着白露凝说不完的委屈,皇后有些不耐烦。以前白露凝的生母也是这般好欺负,如今她女儿一样的软弱。
见白露凝做不了主,还哭哭啼啼的,,皇后不想与她多说,“哎,你这孩子,也该长点脾气。你是皇家公主,他是驸马,岂能都让他说了算。”
安慰几句,皇后打发她离开。
白露凝眼泪难忍,不断擦拭,“那母后,萧、宋两家妹妹的事情?”
“本宫自会与皇上再商议,你洗把脸再去见人,亏得你这样一副好皮囊,这般没用,如何留得住男人的心。”皇后忍不住嘲讽,想不通白露凝怎会如此没用。又想到她的生母,那一切都讲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