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夫子倏然出现在她身侧,戒尺悬在姚舒然天灵三寸处,尺面北斗纹路竟与她丹田内的灵气旋涡遥相呼应,"五气朝元?"老者浑浊的眼中精光暴涨,"小丫头,你家长辈可曾教过《周天星衍诀》?"
姚舒然茫然摇头,张口欲答时,神识突然被拽入一片混沌。
星河倒悬,每一颗星辰都是跳动的灵气光点。她看见自己的经脉化作琉璃管道,五色灵气如糖浆般缓缓流淌;听见祖父打算盘的"噼啪"声与父亲练剑的破空声交织成韵;甚至嗅到母亲丹炉里蜜露草混着蚀骨藤的古怪药香。
"......然然?"
遥远的声音穿透云层。姚舒然睁眼时,暮色已染透窗棂。学堂空无一人,唯有夫子蹲在案前,指尖捏着枚留影石,石面映出她周身流转的五行灵气——金青蓝赤黄五色光环如星环绕体,将灰扑扑的道袍映得流光溢彩。
"戌时三刻了。"夫子收起留影石,神色复杂,"玄天宗建派千年,能在首次引灵时引动五行共鸣的,算上你不过三人。"
姚舒然慌忙内视丹田,却发现灵气旋涡早已消散,唯有一丝微不可察的暖意萦绕其间:"可我......还未引灵入体?"
"五行相生亦相克。"夫子掏出一把松子糖塞给她,"你同时引动五气,反倒彼此制衡。不过——"他指了指她颈间泛起微光的清心铃,"能维持'星衍境'一整天,这份悟性......"
姚舒然接过松子糖起身,四肢百骸如灌铅般沉重。夫子弹出一道清风托住她:"星衍境最耗神魂,回去服颗养神丹。记住,今日之事暂勿外传。"
幸亏宗门为练气弟子专门开设的百味轩一整天都开着,从百味轩所在的玉膳峰回青石峰的路上,姚舒然盯着自己的掌心。暮色中的灵气光点比往日清晰十倍,像萤火虫般追着琉璃灯打转。
"原来这就是'请君入瓮'......"她摸着空荡荡的丹田苦笑。姚舒然忽然觉得,修仙这条路,或许比她想象中更像祖父的账本——看似规整的条目下,藏着无数待解的谜题。
姚舒然回到青石峰的丙字院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她拖着疲惫的身体,推开房门,屋内鲸脂灯盏的微光映照着她的脸庞。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淡淡的灵气波动。
她从包袱中取出一颗养神丹,轻轻放入口中。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清凉的药力迅速蔓延至全身,姚舒然伸了个懒腰,直接倒在了床榻上。
月上树梢时,姚舒然终于睡够了,从床上起来后,在灰布包袱里拿出一个精致的阵盘。这是林知意特意为她准备的,能够在修炼时隔绝外界的干扰。姚舒然将阵盘放在房间中央,按照母亲教的方法,按下按钮并放入几个灵石。阵盘瞬间亮起,一道淡淡的光幕笼罩了整个房间,外界的喧嚣顿时被隔绝在外。
“这下可以安心修炼了。”姚舒然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从包袱里取出几枚玉简。这些玉简是父母和长辈们为她准备的引灵入体心得体会,每一枚都记录着他们当年引灵入体时的经验和感悟。
她盘腿坐在床榻上,将玉简贴在额头,神识探入其中。玉简中的信息如潮水般涌入她的脑海,父亲姚照野的灵气如剑气凌厉,母亲林知意的灵气如丹火温和,外祖父林景初的灵气如剑意磅礴……每一段心得都让她对引灵入体有了更深的理解。
姚舒然闭目凝神,回想起白天夫子的教导。夫子曾说:“引灵入体,如雏鸟破壳,需以口诀为引,以灵台为巢。”她默念着玄天宗的引灵诀:“天枢开阳,地脉承光;紫气东来,百川归藏……”
随着口诀的念诵,她感觉到周围的灵气开始缓缓向自己汇聚。她的丹田如一片平静的湖泊,灵气如涓涓细流,缓缓流入其中。
姚舒然小心翼翼地引导着这些灵气,按照玉简中的心得,逐步打通经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姚舒然完全沉浸在引灵的状态中。她的丹田逐渐被灵气填满,经脉也在灵气的冲刷下变得更加坚韧。突然,她感觉到丹田中的灵气旋涡猛然一震,仿佛有什么东西被打破了。
“成功了!”姚舒然心中一阵狂喜。她感觉到自己的丹田中已经凝聚出了一丝微弱的灵气旋涡,这正是引灵入体成功的标志。她终于迈出了修仙的第一步,正式进入了练气一层。
姚舒然没有停下,她继续引导着灵气在体内运转,巩固刚刚突破的境界。她的神识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周围的灵气变得清晰可见,五色光点在她身边飞舞,仿佛在为她庆祝。
不知不觉间,外面的天色已经大亮。姚舒然缓缓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竟然在引灵状态中度过了一整夜。她感受着体内充盈的灵气,心中充满了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