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三寸金莲比孩童的手掌大不了多少,裙摆底下露出的一点小尖尖羡煞陈氏的双眼,尤其农忙时这种嫉恨到达了顶峰。
纸糊的高楼大厦终究会倒塌,轮到丛三老爷娶亲时,一来拿不出那许多聘礼,二来娶进来两个小姐样的媳妇子就够喝一壶的了。
再迎进门几个,一大家子都不用干活了,坐在家等着喝西北风就好。
故而孙氏之后进门的媳妇都是大脚,看中的就是能下地干活。陈氏在家时其实也有裹脚,只不过她自小个子高脚大,这要裹成个三寸金莲不得剁下半只脚掌?
爹娘不忍心下这个狠手,拿了白布草草缠一圈了事,其实就裹了几个脚趾头装装样子,她自个也忍不了裹脚的疼痛,时常偷摸着解开透气。
等到说亲时媒婆一看这老大的脚就知道是没裹的,说给丛家后听说他家要大脚的,索性连样子也不装了。
等陈氏进了门,先还摸不清这个二嫂的底细,只知道她干什么都慢吞吞的。
走路慢,吃饭路,干活慢,整个人除了一张年轻的皮子,跟七老八十的老太太没什么区别。后来农忙时要下地了,方知人家根本下不了田,只能在家里干些杂七杂八的活计。
此时陈氏才后悔万分,早知道裹脚可以不用干活,她就是剁下半只脚掌也是肯的。
脚疼算什么,在家里不用风吹日晒吃土沫子,就是脚断了又有什么要紧。要是一般人这时候最多就是心里嘀咕几下就完事,这般年纪裹脚也晚了,该干什么还是得干什么。
可陈氏哪是一般人可比的,她寻思自个之前也是裹脚了的,只不过后来拆了,现在重新裹起来不也是一样的?
于是撕了一条白布又把脚给缠了起来,还特意把鞋子往小了做。
奈何老丛家不吃她这套把戏,该下地还是得下地,你自个爱裹那就裹着吧,只要不耽误干活就行。
直到孩子都生了两个,陈氏脚上的几根脚趾头总算变了形,半截弯曲折在脚底板。
恰此时老丛家分了家,陈氏要死要活说自己脚疼下不了地,丛三老爷拗不过她,只得松口让她在家干些杂活。
陈氏终于过上了孙氏这样的,梦寐以求的生活。
只不过孙氏不下地,无人说她,要说也是这么小的脚能干什么,在家搭把手都难。
轮到陈氏说脚疼下不了地,大娘婶子的唾沫星子喷了她一脸。
“懒媳妇吃不上热饭,见过偷懒耍滑的,没见过懒成这般的。”
“可不是,前世指不定就是懒得下地饿死的……”
喷得陈氏抱头鼠窜,别人越是说她,她还偏偏越发的打定主意不去农田干活,也是越发对孙氏恨之入骨。
同是丛家的媳妇,进门时间也差不多,凭什么差别待遇这么大?
她非得跟孙氏看齐不可,再说她之前也下过地啊,孙氏可连一天的农活都没干过,要骂也是骂她。
陈氏打定主意跟孙氏学,完全没想过丛二老爷是个童生,早早当上了村里蒙学的教书先生。这在镇上自然是没什么看头,可在小小的乡里足以维持颇体面的生活。
陈氏东施效颦,平白无故给人增添笑料不说,害得女儿没好嫁妆嫁不了好人家,小儿子早早离家自谋生路,大儿子也跟她感情平平。
这也是杏娘跟婆母合不来的原因,她是十二万分的看不上这个婆婆的为人处世。人活在世上,就没有不喜欢清闲度日的,如果可以,谁不愿意天天游手好闲,赏花踏月的?
可既然生之为人了,总得吃饱喝足吧,生了子女,总得抚育成人吧,光想着偷懒不干活,天上还能掉馅饼?
自个不愿意吃苦,也不心疼子女吃过的苦,这样的人也是少见,无怪乎整条垄上的人就没几个待见她,跟她合得来的。
这也就是丛孝挣出了头,活出来个人样,顺带提携了哥哥姐姐一把,否则这个家还不知道烂成什么样呢。只不过哥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遗传了他们娘的冷血自私,吃亏的就换成了丛孝。
还有一个让杏娘佩服不已的就是婆婆的厚脸皮,旁人说他们的,丝毫不会影响到她吃饭睡觉,心里不存事,身体倍儿棒,不服不行。
说实话,杏娘虽然唾弃婆婆的这种自私自利,有时候也会有点羡慕,没心没肺活得多洒脱。
像她有操不完的心,担心完大的逮小的,温柔细语不管用,非得扯着嗓门吼得窗纸都颤动,小儿子的耳朵才打开听见声音。
恨起来的时候真想一巴掌把他抽到天边去,眼不见心不烦,赖在她身上软语扭动时又爱的不行,对婆婆的这种艳羡又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所以说人跟人不能比较,越比越失衡,各人有各人的活法,选择不同,喜乐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