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落山青叶整装待发,杏娘劝她:“之前下了几天雨,路上的泥巴都没晒干,田埂上肯定也是滑不溜秋不好走,要不咱们再等两天?”
青叶坚决摇头,眼神前所未有的势不可挡,再等两天黄花菜都凉了,成败在此一举。
望着雄赳赳气昂昂远去的背影,以及更小的屁颠屁颠誓死追随的背影,杏娘莫名其妙。就抓个鳝鱼而已,至于么,搞得跟大将军出征似得,后面跟着的就是扛旗小兵。
周邻可真是神了,简直是天庭里掌管鳝鱼的神哪!
青叶心花怒放往鱼篓又倒进一条鳝鱼,都不用特意寻找,隔着两三步的距离就横着一条。这跟做梦梦到捡金子有什么区别,她虽然小也是做过捡铜板的梦。
一条长长的小路上,一个个金黄的铜板排成一条线,一眼望不到头。走一步弯腰捡一个铜板,再走一步弯腰捡一个,乐呵得嘴角都不知道怎么合拢了。
梦里捡起的铜板太真了,甚至有点忧愁这么多放哪里好呢。等到天亮梦醒了,还挺怅然若失的,哎!多好的发财机会啊,就这么没了,接着一整天都提不起精神。
梦里的毕竟是梦里的,就算想的相思成疾也到不了自个口袋。抓鳝鱼就不一样了,他们才绕着一块农田走了一圈,就抓到了十几条鳝鱼,这不就像是做梦?
姐弟俩合作无间,干活的动作利落了不少,杏娘喊人的时候俩人已经走了七、八块田。虽然还有些意犹未尽,姐弟俩还是听话地往回走,惹毛了娘亲可没有好果子吃,细水长流的道理在哪都行得通。
“我看看你们今天抓了几条?”杏娘漫不经心取下青皮肩上的绳子。
嗯?一只手竟然没提动,她疑惑地低头往鱼篓里看去,“我的天老爷,你们这是抓了多少啊,鱼篓都快装满了。”
这个鱼篓虽然小,也只是相对大人用的来说,这一篓差不多有三、四斤重。也不知道二小子是怎么背回来的,吭都没吭一声,是个硬气的小小男子汉。
此时天已经黑了,由于白天越来越长,天气日渐炎热,丛三老爷和陈氏延迟了睡觉的时辰。
丛三老爷走过来斜拉鱼篓凑在火把下仔细看,“估摸着有三斤多,两个小家伙运气可真好。”
“好,好。”陈氏亦是喜笑颜开,“大丫头、大孙子出息了,明儿炒一盘,我们也能大饱口福一回。”
上次抓的鳝鱼太少,杏娘切了片炒蒜苗,一人夹两筷子就没了。
吃的人不上不下,别提多难受了,你说要是一直没吃到吧,只是会想吃,还不至于那么念念不忘;一旦吃到嘴巴,刚把瘾勾出来,要大块朵硕呢,没得吃了。
是不是特别扫兴,勾得牵肠挂肚,吃别的饭菜都觉得寡淡无味。
青果撅着嘴巴,扭股糖似的在杏娘身上拱来拱去,“我也要去,我也要去抓鳝鱼嘛!”
杏娘一边乐呵呵地把鳝鱼倒进水桶,一边敷衍:“好,好,好,都去,都去。”
第二天快到晌午时,杏娘从桶里挑选十几条中等个头的鳝鱼做盘鳝。
这道菜是用整条鳝鱼直接炒,所以不能选太肥的,肉厚味道浸透不够彻底,不入味;也不能选瘦伶伶的,没几口肉全是骨头。
撒一撮盐巴倒两勺醋,杏娘把选好的鳝鱼倒进盆搓洗,洗一会儿倒掉再舀入清水重复上一步。清洗三次鳝鱼有些萎靡,大铁锅烧热后放油,油热了左手拿锅盖,右手端鳝鱼,准备妥当。
杏娘吐出一口气,右手迅速倾斜倒进锅,左手的锅盖更快的扑上去,一切都在眨眼睛完成,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鼓作气。
能听见铁锅里鳝鱼蹦跳的声音,若是锅盖盖地稍慢了,就有强悍的鳝鱼跳出锅,在灶台上翻江倒海,堪比灾难现场。
等了几息,铁锅内渐渐平静,揭开盖子开始大火翻炒,葱姜蒜酱一一加入,最后再盖上锅盖焖一会儿即可出锅。
玉陵县都是吃鳝鱼的高手,连三岁小童青果也不例外。
夹一条鳝鱼放在碗里,嘴巴咬住脖颈的那块肉慢慢撕开,整条脊柱上的肉与骨头分离。翻一面咬住肚子,牙齿沿着两边的弧形鱼翅往下嗦,鱼肚肉入口,一直嗦到尾巴。
鳝鱼的肠子等东西全包裹在肚子两边的鱼翅里,一点挨不着。
整条鳝鱼吃起来全是肉,留下一副完整的骨架,相当干净利落。
青果把一条鳝鱼骨架在桌上摆放的直直的,不一会就摆了三、四条。
杏娘笑嘻嘻夸奖:“青果越发聪明了,吃剩的鱼骨都这么漂亮,不得了。”
青果得意洋洋抬起下巴,嘟起的小嘴油得发亮,逗得众人哈哈大笑。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脸懵的看着哥哥姐姐,大伙笑地更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