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布庄,裴清舟先要了三十斤的棉花。
一件厚棉袄大约要个三斤多的棉花,剩下的还可以一人做一双棉鞋。
其他人都在挑料子,之前裴清舟说过布庄会收手工品,手帕面巾之类的,缝得好的话会收,就是价格会比街上叫卖便宜些,但是方便。
江禾提着自己的篮子,在陆闻野的鼓励下,拿起一块缝好的手帕走到柜台前。
“掌柜的,这是我在家自己缝的帕子,您看您这儿收不收?”
掌柜姓吴,之前也是个行商,后来在这镇上定居下来了,开了这间布庄。说起来倒是和村里的柳娘子他爹有点缘分,当初也是遭到同一拨匪徒,这才决定安定下来。
“容我看看。”
布庄会根据帕子缝的图案和针脚密度来判断收不收,否则一些缝得四不像的玩意儿,收来也卖不出去。
江禾带来的几个帕子里缝了牡丹花,蝴蝶,画眉鸟,卷云纹之类的,缝得都栩栩如生。
吴掌柜看完所有帕子后,点了点头,说道:“这些我都收了,不过说好了,定价肯定比你街上卖便宜些。”
街上卖的手帕大多八文左右,根据一些图案的难度来定价,一些难点的图案比如双蝶振翅之类的,能卖到九文,普通的花草竹兰卖个七到八文不等。
听到掌柜的说都能收,江禾开心地看了眼站在他旁边的陆闻野,眼睛亮亮的,像在邀功。
陆闻野摸了摸他的头,俯下身在他耳边轻轻说道:“真厉害,回去奖励你。”
江禾闻言脸色“噌”地红了起来,磕磕巴巴地别过头问掌柜这些手帕一共卖多少钱。
吴掌柜已经到了能做太爷爷的年龄了,看着面前调情的小夫夫,仿佛回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
他慈祥地笑了笑,从银柜里拿出一吊银子,说道:“这个牡丹,画眉鸟和老虎头七文,其余的六文,一共是七十五文,收好。”
江禾接过那吊银子,除去成本十五文左右,净赚六十文。
卖完帕子后他们也去挑布料了。
林岚挑了个浅蓝色的,陆闻川也说要和他一样的,笑嘻嘻地凑在他面前说:“夫夫两穿一样的不是很正常嘛,听书上说这叫什么“同心服”呢,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把林岚也逗得脸红了起来。
“你们两兄弟简直一个德行,不要脸。”林岚不是没用看到刚才江禾脸红的样子,笑骂道。
哪知陆闻野听到了他说的话,也说要跟江禾穿“同心服”,让他选个布料颜色,自己再拿个一样的。
江禾虽然觉得害臊,但还是选了个他认为比较适合陆闻野的竹青色。
裴清舟看着他们这样,也起了个小心思。
不过他年纪这么大了不太好意思,结账的时候把他们都支出去了,让掌柜多拿了一块同样的布。
买的这堆东西重量可不轻,于是先让陆家二兄弟送到看牛老伯那儿帮忙看着,二人再回到布庄一块儿去找陆鸣山。
买东西总共就花了半个时辰不到,因此陆鸣山的竹篮还没卖完,剩下六七个,估计再卖上一阵就差不多。
风哥儿说想吃东西,裴清舟和林岚有些走累了,便在摊位上休息,让江禾他们俩带他去。
“我听说上次卖包子那夫妇研究出了个煎包,还挺受欢迎的,要不要尝尝?”
明明说要吃东西的是风哥儿,陆闻野问的却是江禾。
“去看看吧。”
三个人来到包子铺面前,果然很火爆,队伍排得很长,不亚于他们卖卤料的样子。
风哥儿已经闻到煎包的香气了,摇着两人的手说要吃。
虽然队伍长,但是没多久也排到他们了。
陆闻野要了七个,一人一个,包子不小,怕吃多了等下吃不下饭。
他们排队的过程中有人认出来了,纷纷打招呼说卤料什么时候再出摊,几天没吃可想这一口了。
江禾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年后吧,年底了家里忙。”
听到了他说的话,一些人在那哀嚎:“啊那还有个把月呢,好吧好吧。”
还有人问陆大夫怎么不坐镇了,他的回答跟江禾一样。
人群中有不少人羡慕他们,夫郎会摆摊挣钱,夫君在医馆当班,看穿着都是农户人家出来的,当真是有出息。
太多人了,江禾接过包子后就被陆闻野牵着走了出去,一手一个,防止被人冲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