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量真惊人啊。
冯姬还记得,小时候她每天要背五个单词,然后妈妈会考她默写,写好了妈妈就会亲亲她的小脸蛋,说“我女儿可真聪明!”,写不好也不会凶她,只是揉揉她的头,陪她一块背。
一想起妈妈,她就很开心。
宋奕帆抬头就看到冯姬眼睛不知道在看些什么,嘴角带笑,整个人散发着幸福的味道。
他也想拥有幸福。
于是宋奕帆伸出手,帮她把鬓角撩到耳后,“傻乐什么呢?”
?她收了笑,她这么明显吗?
冯姬打岔:“小船先生,你是研究细胞的啊?”冯姬怕自己认错了词,偷偷查了下cell的意思,发现没错,又用翻译软件译了一段话,她没太看懂,不过满屏都是‘细胞’两个字。
“是啊。”
“真厉害!”
“我记得第一次见面你就在写东西,在写什么啊?”
宋奕帆想了下,“投了篇文章,上次在给编辑发邮件。”
那篇文章也挺波折,先是被一家拒稿,另投后又得了个大修的结果,提交之后一个审稿人给了接收,另一个提了好几个刁钻的问题,不情不愿的给了小修意见,咖啡馆那天,他就是在回复审稿人意见,并再次提交。
说着想起那篇文章也投了小半个月了,该收到消息了。
就在这时,邮箱来了新邮件,正是投稿杂志编辑发来的消息。
宋奕帆查看后笑了下,跟冯姬说,“那篇文章被接收啦。”
冯姬虽不知道发文章有什么用,但看他笑,知道是好事,于是急忙邀功,“你看,我会给你带来幸运!”
宋奕帆接着敲键盘,冯姬问:“不是接收了嘛?怎么还写啊?”
“文章当然是越多越好啊。”
“那小船先生你加油!”冯姬看了看时间,“你下午不用去实验室吗?”
“不是得照顾病号吗?”
冯姬忙摆出惊喜的样子,“哇!我在小船先生心中的地位这么重要啊!”
他不去实验室是因为今天的实验做完了,并不是因为冯姬。
拿到大修结果,他补了一阵子实验,然后就把细胞全用了,后来忙着修改文章,然后又去海南开会,就一直没着急做实验,今早去实验室就是去复苏细胞的。
这细胞养起来也得半个月,估计到时候冯姬也好的差不多了。
“晚上我回去参加个组会就回来,你想吃什么?”
“食堂!”
“……”
“翻译的怎么样啦?”
“额,没看完呢,你在这打扰我,你去隔壁,我翻译好了喊你。”
“行,有事喊我。”
冯姬见宋奕帆关了门,给陆信发消息:翻到哪里了,快点!
又过了半个小时,陆信给她发了个word文档。
冯姬打开看,满脸痛苦,“这,这都是些什么东西啊,免疫,荧光、电镜、caspase3蛋白?”看不懂,她看不懂。
陆信也知道这远远超过了冯姬的能力范围,有给她发了条语音,用通俗易懂的话给她讲了下文献摘要。
冯姬听了五遍,然后自己试着练习说了两遍,叫宋奕帆进来。
宋奕帆坐在她旁边听她讲。
冯姬清了清嗓子,开口:“这篇文献是说中药黄芪通过一条通路,这个通路太专业了,我不懂,能够调节……胰岛素,控制糖尿病人的血糖,让糖尿病人生活得到改善,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文章里的这十组图就是作者的实验结果。”
然后她拿出手机,打开文档给宋奕帆看,具体的内容我都翻译好,写在文档里了,我发给你。
说完想起来,他们俩还没有添加好友。
冯姬:“帅气的小船先生,可以添加你为好友吗?”
上次从咖啡店出来,她就把名字改了,新名字叫雨中小马。
头像是小马宝莉。
加完好友后,冯姬把文件发给了他,一脸骄傲的抬头看他:“怎么样?”
宋奕帆道:“谢谢,真是帮了我个大忙。”
晚上组会前,谢文拿宋奕帆的文献看,然后疑惑的看他:“你抽风啊?黄芪,电镜,血糖,这些英文你圈那么多圈干什么?”
宋奕帆想起冯姬一本正经的给他讲文献,就觉得好笑。
“没什么,我就喜欢圈。你看你自己的”说着从他手里拿回文献。
谢文翻了个白眼,“我要是带了还用的着看你的?”
“那你看这个吧。”宋奕帆又变出一份文献来。
谢文伸手接过,翻了翻,“你是没事做了吗?全篇翻译,还打印出来,你还要不要,不要我给孙天了,今晚他抽到讲fig4,拉着我问了半天,我看他那样,一会准得被咱导骂。”
“给他吧,我也没用。”
谢文嘀咕,“没用你还写,那篇文章接收了,你看见没?”
“中午看到了。”
谢文叹气,“折腾这么久,可算是接收了。”接着道,“算上你正写的这篇,申美国的联培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你手头的实验可得抓紧时间做,要是像这篇文章似的,时间还是有点紧。”
“嗯,知道,今天复苏了细胞,转染试剂我那没有了,用你的还是我再买点?”
谢文道:“用我的吧,咱导最近手头紧,先别定了。”
“行。”
“细胞最近你帮我养吧,过了三代你喊我,我这几天就不来实验室了,导师找我就说我写文章呢。”
谢文想起那天他跟人打电话,“怎么,女朋友嫌你天天忙实验,找你算账了?”
“陪病号。”
谢文摆摆手,“别扯了,行行行,反正我孤家寡人一个,我不养谁养啊,回头二作给我就行。”
谢文凑近宋奕帆,“我还真是有点好奇,我想想,白蕊去世后,你还是第一次对女人这么上心吧,走出来了?”